当前位置: 首页>思明区概况
思明区概况
时间:2024-03-29 11:48

  【概况】思明区是厦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于厦门市南部(含鼓浪屿全岛),三面临海,与小金门诸岛和漳州市隔海相望,面积84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为106.6万人。思明区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2%,空气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福建省首批“教育强区”。辖内有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胡里山炮台等自然人文景观,厦门大学、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等知名教育科研机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健康主要评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中高水平。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29.5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345.08亿元,下降3.0%;第三产业增加值2381.68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0.1:12.6:87.3。

  【行政区划】思明区现辖有十个街道:厦港街道、中华街道、滨海街道、鹭江街道、开元街道、梧村街道、筼筜街道、莲前街道、嘉莲街道、鼓浪屿街道,下辖98个社区。

  

  【自然信息】思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长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一年四季草木常青,蔬菜瓜果不断。按四季候温划分,春季84天,夏季178天,秋季103天,长夏无冬,春秋相连。受海风影响,夏季基本无酷暑,日最高气温≥35℃的,每年平均仅5天。每年平均最低候温12℃,在2月的第一候(1~5日),岛内平均霜日为8天,且为轻霜。岛内平均年降雨量为1390毫米左右,平均年降雨日数122.8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日照时数平均达1878.2小时。雨量多,温度适中,雨日少,气候宜人。

  绵长的深水岸线,碧海、蓝天、沙滩、奇石、绿树、新鲜的空气、宜人的气候,为思明区成为中国最美丽的海港风景城区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也使思明区在创建全国强区的拼搏中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地理信息】思明区位于厦门市南部,境域北纬24°26′~24°28′,东经118°03′~118 °13′,由厦门本岛南部和鼓浪屿全岛组成,北面与湖里区毗邻,东、西、南面与小金门诸岛及漳州市隔海相望,总面积84平方公里。

  思明区周围海域宽阔,港域面积达275平方公里,港阔水深,外航道水深达12~25米,宽1000米以上,可通航10万吨级船舶;内航道水深大部分在10米以上,局部8米,宽数百米,可通万吨级船舶港区岸线长234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3公里。港外有大金门岛、小金门岛、大担、浯屿等一系列岛屿组成天然屏障,港内风浪小,可建万吨泊位约40个,最大可建10万吨泊位。港内潮差达4~6米,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泥沙淤积少。地处亚热带,终年不冻。年平均雾日30.8天,对航行影响不大。

  思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台地、平原依次向海岸过渡。思明区由于面积小,河流短小且直接入海,岛内水资源总量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成为向厦门岛供水的主要水源。花岗岩丘陵、山地和沙滩,为旅游提供自然资源。

  

  【民俗】

  思明为厦、泉、漳与台湾、东南亚交往的交汇处,又是与西方诸国交往的口岸,成了连接闽南传统民俗与台湾民俗、东南亚闽南华侨民俗的中心,又是西方民俗传播地,在长期的交流融会、兼容并蓄中形成独特的思明民俗。

  思明人热情好客,喜结会社,注意礼仪,讲究文明,好义者多,公事易举。

  思明民俗中,清明吃薄饼,上元乞寿龟,端午飞龙船,中秋搏会饼,很有特点。既有传承,又有独创。思明民间有积极的传统俗信,也有消极的迷信陋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俗中的糟粕大多数已被时代所抛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厦门特区的发展,民间在继承发扬优良的传统民俗外,又形成不少富有时代气息的社会礼仪、生活习惯、道德风貌和节日新风。

  【历史厚重】

  

  明末清初(1650年),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驻军厦门时,把厦门改为思明州(蕴含“思念明朝”之意);民国初年,建制设“思明县”。

  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市划分行政区域时,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设立思明区。

  现思明区系2003年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由原开元、思明、鼓浪屿三区整合而成。

  【人文荟萃】

  

  厦门市两大历史名人郑成功、陈嘉庚,都在思明区留下深深的足迹。辖区内拥有鲁迅纪念馆、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女民兵哨所、“八.二三”炮战遗址、华侨博物院、郑成功演武场遗址、郑成功纪念馆、陈化成故居墓园、人类博物馆等自然人文景观,还有全国重点大学厦门大学、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等知名教育科研机构,市重点中、小学等主要教育资源也集中分布在我区。

  【戏曲】

  歌仔戏

  歌仔戏是闽南方言戏曲剧种,是我国348个戏曲剧种中唯一根源闽南形成于台湾,由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戏曲。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

  歌仔戏的历史,是一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史。闽南的民间音乐“歌仔”随着闽南人迁徙的脚步传播到台湾,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流传在台湾的其他民歌和车鼓弄等歌舞小戏,以及梨园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形式,二十世纪初在台湾形成了“歌仔戏”,并迅速进入城市舞台,发展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的地方剧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传入厦门,厦门的梨园戏班“双珠凤”和“新女班”邀请台湾师傅戴水保教授歌仔戏,成为闽南最早的歌仔戏班。与此同时,台湾的“玉兰社”“霓生社”等歌仔戏班纷纷前来厦门演出,歌仔戏快速地在龙海、漳州等闽南地区流传,成为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种。台湾歌仔戏艺人赛月金、月中娥等一批艺人留在闽南。抗日战争期间,歌仔戏遭到禁演,闽南艺人邵江海等人,融合闽南“歌仔”创造了“杂碎调”,让歌仔戏获得演出,推动了歌仔戏的发展。1948年闽南“都马剧团”赴台演出,把“杂碎调”带到台湾,成为继“七字调”之后歌仔戏又一主要唱腔曲牌。

  歌仔戏的剧目以家庭戏和爱情戏为主,经典剧本有《陈三五娘》《三伯英台》《杂货记》《吕蒙正》等。歌仔戏曲多白少,以哭调见长,行当角色苦旦最具特色。伴奏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六角弦、月琴、笛子、鸭母哒、三弦、唢呐等。歌仔戏是闽南人在台湾播种同根文明的历史写证,对两岸文化发展及两岸人民的交流与沟通起着积极的作用。

  高甲戏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执戈穿甲民间又称之为“戈甲戏”,又因有三生三旦三花脸九个角色,也称为“九角戏”等。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唱腔语白属泉腔,用泉州话演唱。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起源于闽南民间阵头“宋江阵”。因以扮演梁山好汉和以演宋江故事为主,早期称为“宋江戏”。清中叶之后宋江戏艺人吸收竹马戏等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突破专演宋江戏的局限,发展成为文武合演的“合兴戏”。因“搭高台,穿盔甲”演出,清末始称“高甲戏”。清末民初高甲戏迅速发展,吸收京剧表演、打击乐。而源于闽南乡土生活的丑行表演,在发展过程中行当不断扩大,表演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高甲丑独特的表演艺术。

  高甲戏在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表演程式,成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的剧种,涌现出“柯贤溪(女丑)、陈宗熟(傀儡丑)、林赐福(布袋丑)、许仰川(公子丑)”等闽南名丑。其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为主。音乐源于闽南音乐、南音、傀儡调,并受梨园戏的影响,属南音系统。为适应戏剧性的发展,逐渐加快节奏,增加旋律的变化。唱腔大致分为三类:大气戏类、生旦戏类、丑旦戏类。主要乐器文乐有大小唢呐、品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乐有小鼓、北鼓、通鼓、大小锣、大小钹、小叫、响盏等。

  1949年以来,高甲戏新创剧目《连升三级》《凤冠梦》《金魁星》《金刀会》《上官婉儿》《阿搭嫂》《大稻埕》等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高甲戏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曾多次到菲律宾、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进行访问演出。

  福建布袋木偶戏(厦门)

  福建布袋木偶戏又称掌中戏、掌中木偶,是福建闽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傀儡戏表演形式之一。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相传始于明代,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

  布袋木偶戏因使用的木偶躯干是用布缝制而成,其形酷似布袋而得名。其特点是表演者用指掌操纵木偶模仿人的表演,以唱、念、做、打演绎具有戏剧性的故事,既表演一些真人难以体现的动作,有较高的技巧性,又能以喜怒哀乐传递人的情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深受观众的喜爱。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厦门曾是闽南布袋木偶戏演出的重地,到了六十年代,厦门布袋戏逐渐萧条,走向濒危。进入新世纪,厦门重放光彩,原来一些从事布袋木偶戏表演的艺术家重新恢复活动,厦门布袋戏又以其优美生动、高超的技艺表演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厦门布袋戏主要分布在思明区何厝、曾厝垵、鼓浪屿,集美区的灌口镇海仔市、海沧区青礁、翔安区、湖里区、同安区五显镇等,2009年入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多个布袋木偶传习中心在开展传承工作。厦门木偶戏多次参加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文博会、9 8中国国际投资洽谈会、海峡论坛《中华情》晚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演出活动,开展组织进校园、进社区等公益演出活动。多次应邀赴台湾、金门参加云林国际木偶节、金门艺术节,以及赴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其精湛的技艺、惟妙惟肖的表演倾倒观众,扩大了闽南文化布袋木偶戏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非遗】

  世界遗产名录

  鼓浪屿

  鼓浪屿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隅,面积1.88平方公里。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处处鸟语花香宛如一颗璀璨的海上明珠,镶嵌在厦门湾的碧海绿波之中,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19世纪40年代,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鼓浪屿成为一扇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见证了清王朝晚期的中国在全球化早期浪潮冲击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迅速发展成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近代化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

  深厚积淀的闽南文化,加上近代以来中西方文明的对话交流,鼓浪屿文化从融汇走向创新,不仅造就了历史国际社区的卓越品质,也对闽南乃至中国的社会变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鼓浪屿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中外文化精英如汉语拼音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创建者卢戆章,中国现代音乐先驱周淑安,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著名声乐家和声乐教育家林俊卿,著名钢琴家李嘉禄,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何碧辉,著名天文学家余青松,著名科学家卢嘉锡......他们在语言学、文学、教育、科技、音乐等方面的成就远播闽南地区、台湾、东南亚乃至世界。

  时间的风雨锤洗,赋予了鼓浪屿中西文化交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的深厚内涵。改革开放后,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下从城市格局、历史建筑景观环境、文化艺术等不同层次展开的保护工作,使得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一座真实、完整的鼓浪屿。迄今岛上仍留存着千余幢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保留着热爱音乐的传统拥有“万国建筑博览“音乐之乡”、“钢琴之岛”等美誉。

  多年来,鼓浪屿是厦门旅游名副其实的一张烫金名片,每年都吸引着上千万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游览,素有“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之说。作为景区的鼓浪屿,以建筑为表,音乐为魂,有良好的口碑和系列桂冠: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中国最美城区”榜首;2006年入选“外国人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金奖”;2017年,鼓浪屿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座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女王皇冠上的宝石”的小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音

  南音,又称“南曲”“弦管”“南管”“南乐”,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 。汉唐两宋以来,历代中原移民南迁,把中原音乐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在历代延续中与当地民间音乐、外来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音乐表现形式。相传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位南音妙手进京朝圣演奏南音,被赐“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后称南音为“御前清曲”。南音流传于福建闽南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及东南亚闽南华侨华人聚居地。

  南音由“指”“谱”“曲”三大部分构成完整的音乐体系,并依乐器组合不同分为上四管和下四管。主要乐器上四管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下四管有南嗳、响盏、四宝、狗叫(小叫)、木鱼、双铃等。南音的演唱形式,有唱者手执拍板或坐或站而唱,或斜抱琵琶自弹自唱,或唱者执琵琶中坐弹唱,持二弦、洞箫者各分左右两旁坐奏为其伴奏。

  清中期以来,随着厦门港贸易的发展,厦门成为闽南的中心城市,也成为南音发展和传播中心,涌现出几代杰出的南音名师,其中有章焕、林祥玉、林霁秋、纪经亩等。章焕所编的《文焕堂初刻指谱》编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林祥玉,清咸丰四年(1854年)生于厦门,著名的南音乐师,许启章、林霁秋等名曲家都出自他的门下。清末前往台湾开馆教授南曲,为南曲在台湾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于花甲之年编印的《南音指谱》,为近代南音的传承立下不朽的功业。林霁秋,世居厦门,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他的最大贡献在于编撰了《泉南指谱重编》这一鸿篇巨著,考定南音唱词出处,丰富充实了南曲版本,填补了近代中国南乐史上的空白。纪经亩,一代南音宗师,1900年生于厦门同安县。他精通南音演唱及演奏,尤以琵琶演奏最为精湛,创作的南音新曲目达500多篇。《感谢公主》《沁园春·雪》《迎龙小调》《满江红·颂郑成功》等,以及与新音乐工作者创作的南音大谱《闽海渔歌》,都是他的代表作。他还多次到香港及海外教授传播南音,并为组建厦门南乐团呕心沥血。

  南音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的当代活态遗存,有着“音乐活化石”之称,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

  “送王船”,也称“烧王船”、“祭王船”、“贡王”等,俗称“做好事”。它是一种消灾祈安的祭典醮会,是闽台沿海村落的民俗活动。它源于古代航海者为“禳人船之灾”而放小舟、彩船的习俗,后与王爷信仰和道教科仪“海醮”结合起来,逐渐演化有戏剧表演性的送王船仪式,并通过王船漂流、移民迁徙、请香分炉等方式广泛传播台湾各地。闽台送王船体现了闽南人敬畏海洋、珍爱生命,关爱弱势、化怨为和,匡扶正义的思想性格特征。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送王船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其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

  国家级

  讲古

  厦门方言讲古是闽南方言的曲艺说书形式。它是厦门百姓闲暇时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 “讲古”,原指讲述古代的历史故事,实已扩展为讲述古今一切民间故事。传统讲古的表演形式是艺人坐或站在讲古场里放着惊堂木的桌边,手执书本或折扇,用生动丰富、风趣诙谐的闽南方言词语、俗话、顺口溜或四句念等,伴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变化多端、动人心弦的语调和声腔,辅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其他肢体语言,必要时还拍响桌上的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述古今富于曲折变化的各种故事,刻画各色各样栩栩如生的人物,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民族和闽南地区的历史知识、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人生价值观等。传统的“讲古”多以长篇历史故事为主,像《封神榜》、《三国演义》、《说唐演义》、《水浒传》以及《今古奇观》 、《警世通言》 、《拍案惊奇》等,新编的故事如《郑成功》以及《鲁迅在厦门》、《安业民》等。长篇故事,往往要讲述数日至数十日,由于说书艺人那敷演故事引人入胜的感染力和善于分截故事情节的技巧,使听者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厦门方言讲古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清道光《厦门志》载:“说平话者,绿荫树下,古佛寺前,称说汉、唐以来遗事。众人环听,敛钱为馈,可使愚顽不识字者为兴感之用……”由此可见,起码在清代,讲古在厦门地区已相当兴盛了。讲古人不但有百姓中业余的能说会道者,还形成了一支职业的讲古艺人队伍。20世纪20年代,厦门方言讲古极盛,仅十几万人的厦门市区就有几十个讲古场。1938年厦门沦陷后,讲古场几乎绝迹,抗战胜利后陆续恢复。“文革”期间,厦门方言讲古受冲击,职业讲古无一幸免。但业余仍有人讲述。改革开放后,厦门方言讲古又逐渐兴盛起来。杨敏谋、范寿春等“讲古仙”已为人们所熟知。范寿春的《闽南话讲古》光盘有一定的影响。

  厦门漆线雕

  厦门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源于泉州,是闽南地区的汉族传统工艺。在福建泉州历史悠久,目前可考的有1400多年的历史。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三百余年,历经蔡氏十三代传人。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是古代的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在厦门沿海地区的发展依赖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

  答嘴鼓

  答嘴鼓是闽南民间一种喜剧性的说唱艺术,近似我国北方的对口相声。它的重要特点是,善于运用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俚俗语,充分发挥闽南方言丰富多彩的音韵结构所构成的富有变化的音律美和节奏美,严格组织对白的韵语押韵,采用组织“包袱”的手法和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笑科”(爆笑料)等艺术手段,来表现生活,刻画人物,从而取得较强的喜剧效果与艺术感染力。  

  闽南地区各种形式的民间口头文学(如歌谣、顺口溜、四句念、韵故事等)是孕育答嘴鼓的摇篮。台湾民间艺人蓝波里(宋集仁)吸取闽台民间文学的养料,创作了“四句联”、方言故事诗、拍嘴鼓等,奠定了答嘴鼓形成的基础。厦门林鹏翔学习蓝波里,并集中群众智慧进行革新创造,使答嘴鼓定型并走向成熟。目前答嘴鼓已成为闽台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并走出国门,在南洋群岛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流传开来。多年来,厦门答嘴鼓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它以闽南语韵语对话的形式,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地方方言来引人发笑,在笑声中表达一定的主题,它凭借语言的风趣、幽默以及韵语的巧妙运用和演员的演技来感染观众,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艺术和美的享受。  

  答嘴鼓的作品和演出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如蓝波里的 《鳖缉飞机》、《侨乡伯甲匏仔螺》、《无稀奇》 等,林鹏翔的《唐山过台湾》、《庆新春》、《中秋月圆》、《吴真人》、《王爷婆》、《夫人属马》、《家已咬鼻仔》和《厦门烧肉粽》等,都是家喻户晓的答嘴鼓佳作。 

  歌仔戏

  歌仔戏是闽南方言戏曲剧种,是我国348个戏曲剧种中唯一根源闽南形成于台湾,由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戏曲。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

  歌仔戏的历史,是一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史。闽南的民间音乐“歌仔”随着闽南人迁徙的脚步传播到台湾,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流传在台湾的其他民歌和车鼓弄等歌舞小戏,以及梨园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形式,二十世纪初在台湾形成了“歌仔戏”,并迅速进入城市舞台,发展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的地方剧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传入厦门,厦门的梨园戏班“双珠凤”和“新女班”邀请台湾师傅戴水保教授歌仔戏,成为闽南最早的歌仔戏班。与此同时,台湾的“玉兰社”“霓生社”等歌仔戏班纷纷前来厦门演出,歌仔戏快速地在龙海、漳州等闽南地区流传,成为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种。台湾歌仔戏艺人赛月金、月中娥等一批艺人留在闽南。抗日战争期间,歌仔戏遭到禁演,闽南艺人邵江海等人,融合闽南“歌仔”创造了“杂碎调”,让歌仔戏获得演出,推动了歌仔戏的发展。1948年闽南“都马剧团”赴台演出,把“杂碎调”带到台湾,成为继“七字调”之后歌仔戏又一主要唱腔曲牌。

  歌仔戏的剧目以家庭戏和爱情戏为主,经典剧本有《陈三五娘》《三伯英台》《杂货记》《吕蒙正》等。歌仔戏曲多白少,以哭调见长,行当角色苦旦最具特色。伴奏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六角弦、月琴、笛子、鸭母哒、三弦、唢呐等。歌仔戏是闽南人在台湾播种同根文明的历史写证,对两岸文化发展及两岸人民的交流与沟通起着积极的作用。

  高甲戏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执戈穿甲民间又称之为“戈甲戏”,又因有三生三旦三花脸九个角色,也称为“九角戏”等。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唱腔语白属泉腔,用泉州话演唱。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起源于闽南民间阵头“宋江阵”。因以扮演梁山好汉和以演宋江故事为主,早期称为“宋江戏”。清中叶之后宋江戏艺人吸收竹马戏等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突破专演宋江戏的局限,发展成为文武合演的“合兴戏”。因“搭高台,穿盔甲”演出,清末始称“高甲戏”。清末民初高甲戏迅速发展,吸收京剧表演、打击乐。而源于闽南乡土生活的丑行表演,在发展过程中行当不断扩大,表演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高甲丑独特的表演艺术。

  高甲戏在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表演程式,成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的剧种,涌现出“柯贤溪(女丑)、陈宗熟(傀儡丑)、林赐福(布袋丑)、许仰川(公子丑)”等闽南名丑。其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为主。音乐源于闽南音乐、南音、傀儡调,并受梨园戏的影响,属南音系统。为适应戏剧性的发展,逐渐加快节奏,增加旋律的变化。唱腔大致分为三类:大气戏类、生旦戏类、丑旦戏类。主要乐器文乐有大小唢呐、品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乐有小鼓、北鼓、通鼓、大小锣、大小钹、小叫、响盏等。

  1949年以来,高甲戏新创剧目《连升三级》《凤冠梦》《金魁星》《金刀会》《上官婉儿》《阿搭嫂》《大稻埕》等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高甲戏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曾多次到菲律宾、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进行访问演出。

  中秋博饼

  “中秋博饼”是闽南地区一项重要的民间竞技游戏习俗。它起源于厦门,传说在明末清初已有中秋博月饼的习俗,后流传于漳州的龙海、泉州的安海和金门等地。

  中秋博饼是通过掷六个骰子的方式,博得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共6个等次,获取大小不等的月饼(状元饼1个,对堂饼2个,三红饼4个,四进饼8个,二举饼16个,一秀饼32个),是一项游戏法则公平、简单、有趣的竞技游戏活动。早期的博饼多以家庭为单位。在中秋佳节,全家团圆, 博饼怡情作乐, 共享天伦之乐;又希望团圆之后,各奔前程, 好运当头, 便将月饼改成为按科举级别制成的一整套会饼,同时结合古代博弈游戏的《骰子选格》和明代中期江南流行的“状元筹”游戏法则,全家同乐。

  鸦片战争后,厦门逐步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闽南经济文化中心和华侨出入境的口岸,此项活动也由家庭发展到亲友然后普及到社会群体,并传播到港、台以及东南亚闽南籍华侨华人聚居地。

  中秋博饼已成为厦门百姓中秋佳节家人、朋友、同事团聚时,增进亲情友谊的一项民俗娱乐活动,对促进消费,营造节日祥和景象,传承传统生活习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闽南童谣

  闽南童谣是闽南民间创作的给儿童诵读、说唱的儿童歌谣。它运用生动形象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语音所构成的韵律美与节奏美,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和理解能力,深受儿童喜爱,广泛流传于闽南城乡。闽南童谣属于闽南民间的口传文学,具有集体性(即集体创作)与变异性(即在流传过程中会发生增删补充等变化)的特点,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关于闽南童谣的起源、沿革,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但福建地方典籍中记载着唐代福建观察使常兖州曾听到闽地民间流行着《月光光》童谣。这首唐代童谣虽与今天闽南各地流传着的《月光光》童谣在文字上有些不同,但其主题和结构却十分相似,由此可见闽南童谣源远流长的历史。随着宋元明清时期闽南地区大批移民向外迁徙,闽南童谣也跟着流传到了广东潮汕、海南省以及台湾等地区、甚至远涉重洋,传播到南洋许多国家和地区。

  厦门珠绣

  厦门珠绣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装饰性手工艺品。珠绣起源于唐朝,鼎盛于明清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艺逐渐失传。厦门珠绣以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见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珠拖鞋、珠挂图,珠绣包等一百多个品种。这些产品均采用闪亮夺目,五彩缤纷的玻璃珠子和电光胶片,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针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全珠图案构图严谨、密不容针;半珠图案优雅秀美,清新悦目。

  延平郡王信俗 

  延平郡王信俗可上溯至清朝光绪元年(1875),郑成功在海峡两岸享有极高的威望,每到春秋二节,台湾、香港等地的郑氏宗亲都会来烧香祭拜。从形式上看是民众对郑成功的崇拜采取祭祀的方式,但民俗上却是闽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联系海峡两岸乃至海外郑氏后裔的一种文化纽带。

  省级

  厦门疍民习俗

  疍民,分布于我国浙、闽、粤、琼等省沿海、沿江地带,他们终年浮荡江海,以舟为家,以渔为业,随处栖泊,逐潮往来。疍民最早是古百越族的后裔,民间有山畲水疍之说。

  厦门岛西南隅的厦门港是疍民集居地之一,明末清初疍民大批从九龙江流域来到这里捕鱼或造船为生。据乾隆《鹭江志》中的《鹭岛水仙宫碑记》载:“鹭门田少海多,居民以海为田,恭逢通洋弛禁,夷夏梯航,云屯雾集。鱼盐蜃蛤之利,上供国课,下裕民生”,这就说明厦港在清初时就成为全国较有名的渔港。

  厦门疍民现集结于今思明区厦港街道,他们与其他地方来厦的渔民一起,通过长期的磨合交融,创造了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忌说:“翻、沉、破、死、灭、熄、离、散、倒、空”等字;日常在船上吃饭,饭后不能将碗倒放;吃鱼不准乱翻,小鱼整条用筷子夹到自己碗里吃,大一点的鱼,上面的鱼肉吃完了,要先把露出的鱼脊骨夹掉,然后再吃下面的鱼肉,这是顾忌有翻船之虞;有的饭后还把手中的筷子在碗里绕了几绕,再放下筷子,表示渔船绕过了暗礁和浅滩,然后渔船停泊就安稳可靠了。疍家特有的海上公德,就是在海上发现漂流的尸体,必须想方设法带回渔港妥善处理。厦港的“田头妈”,就是专门处理这种事情的小寺庙。

  长期以来人们把厦门疍家女、惠安女和浔埔女称为 “福建三大特色女”。厦门疍家出海捕鱼都穿上自制的 “油衫裤”,是用本色的龙头细布,按各人的身材量体裁剪,先在特制的红柴汁中染浸,擦两遍桐油,再涂上一遍面光油。这样的油衣裤穿戴起来十分舒适方便,能经受风雨和海浪的侵袭,经久耐用且独具特色。他们在海上结婚,疍船相靠,女到男船,增添一艘夫妻船。疍家姑娘头饰,头上用红纱线盘成“烟筒箍”。他们创建大钓艚渔船,成为闽南定型的捕鱼船。疍民尊崇中华白海豚为“妈祖鱼”和“镇港鱼”。厦港疍民习俗丰富独特,蕴含了深厚的疍家历史文化,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厦金宋江阵

  宋江阵是民间武术团体演练形式,是集南少林武术和舞蹈、杂技为一体的广场表演项目;源于明代抗倭斗争中的军旅步战武术阵法和乡团训练,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化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喜爱的一种武舞结合的演艺阵头。金门的宋江阵是从厦门同安传过去的,故其宋江阵演武模式与厦门地区基本相同。

  闽南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素菜制作技艺(厦门南普陀)

  南普陀素菜原为供佛素斋,供僧人和信众吃斋所用。后经不断传承与完善,融闽南特色的素食与宗教文化信仰于一体,逐渐形成具有闽南特色的素食文化。南普陀素菜以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坚持素料、素作、素名为特点。既讲究色、香、味、形,更讲究素菜之名。菜名充分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素食文化的悠久底蕴。

  闽派古琴(厦门)

  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其历史悠久、文献浩瀚、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福建自古有古琴流派,传承至今,脉络清晰,传承有序。

  古埙

  埙是古人技法乐器,管乐器里边全世界最早的在全国6700多年以前出现的古乐器。在西安的半坡出土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有该种乐器,那时候是将其用做打猎用的集合人的像号角一样的工具。当时只有一个一个小3度的孔,后来就发展到当做乐器来使用。商代的时候埙已经发展到五孔,该五孔以后就成为一种正式的乐器使用,但是由于五孔再也没有发展,明清时代埙就失传了。

  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厦门)

  据《成都满蒙族志》和四川地方志《蒙古族世医特呼尔氏史略》碑记,何氏骨科系蒙古族特呼尔氏创立,迄今已三百多年历史,融蒙、满、汉族医学和西医骨科学及武学为一体,独树一帜,疗效卓著,饮誉中外。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为何氏骨科三大流派重要分支之一。

  福建布袋木偶戏(厦门)

  福建布袋木偶戏又称掌中戏、掌中木偶,是福建闽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傀儡戏表演形式之一。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相传始于明代,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

  布袋木偶戏因使用的木偶躯干是用布缝制而成,其形酷似布袋而得名。其特点是表演者用指掌操纵木偶模仿人的表演,以唱、念、做、打演绎具有戏剧性的故事,既表演一些真人难以体现的动作,有较高的技巧性,又能以喜怒哀乐传递人的情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深受观众的喜爱。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厦门曾是闽南布袋木偶戏演出的重地,到了六十年代,厦门布袋戏逐渐萧条,走向濒危。进入新世纪,厦门重放光彩,原来一些从事布袋木偶戏表演的艺术家重新恢复活动,厦门布袋戏又以其优美生动、高超的技艺表演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厦门布袋戏主要分布在思明区何厝、曾厝垵、鼓浪屿,集美区的灌口镇海仔市、海沧区青礁、翔安区、湖里区、同安区五显镇等,2009年入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多个布袋木偶传习中心在开展传承工作。厦门木偶戏多次参加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文博会、9 8中国国际投资洽谈会、海峡论坛《中华情》晚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演出活动,开展组织进校园、进社区等公益演出活动。多次应邀赴台湾、金门参加云林国际木偶节、金门艺术节,以及赴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其精湛的技艺、惟妙惟肖的表演倾倒观众,扩大了闽南文化布袋木偶戏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闽南跳鼓舞

  跳鼓舞俗称花鼓弄,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舞蹈。相传起于春秋时期,在泉州广泛流传据说已有六、七百年历史。 古老的跳鼓舞以鼓为主,技艺高超,潇洒奔放,但各处表演形式不尽相同。最具影响的,是流传在泉州城内及其附近晋江、石狮、下南安的"旋鼓舞"和南安县诗山镇凤坡村的"凤坡跳鼓"。 跳鼓舞主要用于谒祖、晋寿、佛诞、庙会、祈雨等宗教信奉活动。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闽派盆景技艺(厦门)

  闽派盆景在福建尤其是闽南的厦门、漳州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百多年来,闽派盆景的发展不曾停止,闽派盆景技艺及艺术欣赏的理论,主张盆景创作要尊重自然和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对于山水盆栽主张分为写生盆景、写意盆景和写事盆景,将闽派盆景的主要表现特征归纳为 “势、老、大、韵”和 “活、清、神、意”八个方面。闽派盆景技艺传人突出盆景小中见大的艺术特色,树种以榕树为主,兼以榆、朴、枫、雀梅、七里香等树种,造型有立世、伏式、卧式、悬崖式、丛林式等,讲究根、干、冠的统一,形神具备,刚柔相济,尤其是对榕树盆景要求三美俱全,即气根美、块根美和根蔓美。

  厦门微雕(许通海微雕制作技艺)

  我国微雕艺术发展至今已有3000 多年历史,厦门微雕(许通海微雕制作技艺)为其重要分支之一,其起源于闽南地区雕刻碑文、工艺品等,至今已流传百年。许通海传承祖上技艺,不用借助显微镜或放大镜等外物,全凭肉眼、意念和感觉运刀,每平方厘米刻500余汉字,能在一部微雕作品融入超百万字经典华章,是寿山石立体微雕和九龙璧硬玉微雕的创始人。他还创新发展了平面微雕、立体微雕、软微雕、硬微雕、奇石微雕、多国语种微雕、多重艺术融合微雕,可谓集前人之大成。项目流传辐射至福建漳州、四川成都等传习展示馆。作品主要销往北京、深圳、浙江及台湾地区等。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生活、促进中华传统工艺振兴发展及文化的认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价值和较大影响力。

  厦门馅饼手工制作技艺(鼓浪屿馅饼)

  鼓浪屿馅饼历史悠久,是福建省特产之一。因其口感香甜酥细、湿润冰凉、口味繁多,深受厦门本地群众、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同胞喜爱。而这独特的口感归功于其传承百年的配方及工艺。鼓浪屿馅饼传统制作技艺历经百年繁衍发展,仍然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未被异化。由传承百年的配方及工艺纯手工制成,独具地方特色。

  厦门馅饼手工制作技艺(南普陀素饼)

  南普陀素饼源于明代,为祭祀礼佛之贡品并世代相传,其制作技艺秉承天然、营养、科学、健康、环保的养生理念,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选料讲究:均采用优质原料,馅料自己生产,有独门的配方和工艺,并严格按佛家素食要求采购并使用;二是制作精细:纯手工制作,主要有制馅、泡皮、搭酥、擀皮、包馅、定型、烘烤等环节;三是外观均匀有质感,产品呈扁圆形,色泽均匀,呈金黄色;表皮有层次感,皮薄馅多,厚薄适度,口味香醇,甜而不腻,有“厦门素饼之首”的美称。

  诗词闽南方言吟诵

  诗词闽南方言吟诵是用闽南方言文读音(读书音)吟诵古诗词的一种艺术表演方式。它主要流行于闽南、台湾地区。“诵”指诵读或朗诵;“吟”指吟唱,一般是昔时私塾教育或文人学士根据个人对每首古诗词内容的理解而情不自禁地哼唱出带有音乐色彩的曲调。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诗词闽南方言吟诵是用闽南方言文读音(读书音)吟诵古诗词的一种艺术表演方式。它主要流行于闽南、台湾地区。“诵”指诵读或朗诵;“吟”指吟唱,一般是昔时私塾教育或文人学士根据个人对每首古诗词内容的理解而情不自禁地哼唱出带有音乐色彩的曲调。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用闽南话吟诵古诗词是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一瑰宝的重要方法。闽南话历史悠久,其读音主要由闽南话文读音(读书音)和白读音(说话音)两大差别较大的语音系统组成的。闽南话文读音(读书音)同样是作为“古汉语活化石”的闽南话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闽南话文读音(读书音)跟以《唐韵》为代表的唐宋标准音在音类的对应上规律比较整齐,音值(即具体读音)方面,有不少音类的音值,闽南话的读音跟唐宋标准音的读音几乎相同或相当接近。所以用闽南话文读音(读书音)来吟诵古诗词,大多数诗词的押韵是和谐,平仄格律却是完全相同的。这个特点是汉语其他方言难以比拟的。而韵律的和谐与平仄格律的相合是古诗词音韵格律所产生的音乐及其所带来的艺术魅力所不可或缺的。同时,闽南话文读音(读书音)在闽南厦、泉、漳三地的读音基本一致,而三地白读音(说话音)的读法差别则比较大。因此,闽南地区三地人们用各自闽南话文读音读古诗词也可体现在音韵格律的一致性。再则,通过吟诵大量的古诗词,是较快较多较有效地学习和掌握闽南话字音的读书音的最佳途径。

  市级

  松筠堂药酒配制工艺

  松筠堂药酒及其传统配制工艺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松筠堂药酒是一部活的酒史。该药酒的传统配制工艺由清朝举人、名医翁朝言所研创。翁朝言作为鼎鼎大名南少林五祖拳创派大师蔡玉明的入门弟子,是当时的武举人,也是闽南及东南亚一带著名的拳师。

  厦门贡鱿鱼手工技艺

  本港鱿鱼是厦门著名海洋产品,个小、肉厚、鲜嫩。贡鱿鱼是厦门民间名小吃。其以优质新鲜本港鱿鱼为原料,工艺精湛:由木炭将其烤熟,再置于案板经木槌反复敲至疏松,最后制成薄片。吃时蘸酸辣醋,味道鲜美。

  龟糕印技艺

  福建闽南和台湾一脉相承,自古以来就有崇龟的习俗,他们把龟看成能带来幸福生活的圣物,当做福、禄、寿、喜、财的吉祥象征。“龟印”是用来制作一种“龟”形祭祀糕点的模具,制作这种模具的工艺即为雕龟印,它是闽南的一种民间传统手艺,至今已传承了五代人,百余年历史。

  鼓浪屿通臂拳

  鼓浪屿通臂拳源于通背劈挂拳,迄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属北少林拳种,是中华武术重要的拳种之一。20世纪初,通背劈挂拳第六世祖孙振寰挟艺南下,在厦门鼓浪屿创办了“通背武术社”,他将摔跤、大洪拳、谭腿、六合枪、太极拳等武术流派的精髓吸收进了通臂拳中,形成了鼓浪屿通背拳。经过孙振寰数十年的耕耘,鼓浪屿通臂拳在闽南地区落地生根,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闽南拳种。1957年孙振寰任福建省武术队主教练,多次带领我省健儿参加重大国内、国际赛事,取得骄人成绩,鼓浪屿通臂拳闻名全国。

  鼓浪屿通臂拳留传下来的套路有57套,其中拳术17套,器械20套,徒手对练8套,器械对练12套。鼓浪屿通背拳属于长拳类项目,动作舒展大方,矫健美观,有助强身健体,具有独特的表演价值和健身效果。

  李氏经络叩击技艺

  叩击法源自拍打法,记载于北魏时期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的《易筋经》。到了清代的乾隆四年由太医吴谦负责编修的《医宗金鉴·正骨手法·外治手法篇》中对振梃法的描述,近似于现在的拍打法。李氏经络叩击法的历史悠久,至今已100多年,它是用羊角、木槌或木棒制成的拍子点蘸祖传外用叩击液,在人体各部位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拍打的保健方法演变而来的,是按照一定的部位、力度、节奏、路线叩击,从而达到保健目的。

  中国剪纸艺术(思明区)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闽南话汤头歌诀

  闽南语汤头歌诀,是运用特有的闽南语韵律唱诵七言的《汤头歌诀》,方便汤头歌的记忆、传播和理解。《汤头歌诀》是清康熙年间的老中医汪昂整合中医古方编撰而成,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剂的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歌中。《闽南语汤头歌诀》的韵律自古有之,汪昂编撰完成《汤头歌诀》之后,厦门地区就有人将这样的韵律嵌入歌诀中,指导中医学习和临床应用,传唱至今。

  何厝小操队

  “何厝小操队”的形成据村中史料记载及老一辈口口相传,可追溯到明朝末年期间。何厝地处厦门东部沿海的最前线。明朝末年,匪盗四起,日本浪人结成的海盗集团不时侵犯厦门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抗清平夷,在何厝村外围设有防御军营,称之为“郑厝”与“郑边”(至今何厝村仍然生活着郑姓族人的后裔)。村中民众自发组织乡团筹集武器,习武练兵保卫家园,抗击倭寇匪盗。当时郑家军将士时常在营地中操练阵法、武术,村中部分有志之士频频向军中将士请教,并获得将士们的认可,授之于简单的防御阵法,如:藤盾防御等。鉴于此乃由官兵传授,且这些阵法均由何厝村民小团体所构成,故称之为“何厝小操队”。随着政局逐步稳定,“小操队”逐渐成为一个民俗活动沿袭下来。

  厦门海普习俗

  海普习俗是近水而居的渔家疍民保留的一种习俗,据乾隆《道光志》卷十五载:“鹭门田少海多,民以海为田,自通洋弛禁、夷夏梯航,云屯雾集。鱼盐蜃甲之利,上裕课而下裕民”,“七月朔起‘各社里设醮作盂兰盆会,俗名普度,祀无主之魂”。可见清一朝厦门乃至闽南沿海是以海洋作业为主。而当时海洋作业的群体对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低弱的,因此每逢海战或自然灾害发生时则死伤巨众,而清代也已经有普度习俗。

  厦门城城隍信俗

  厦门城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建城即设城隍,厦门城城隍是厦门城市文化发源地厦门城的精神化身,城隍信俗随着厦门城百年变化中延续,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其中城隍信俗以爱国主义精神“英雄崇拜”为核心,包含城隍圣诞、城隍夜巡、中元普渡民俗慈善活动、元宵乞龟、城隍祭典、重阳拜斗祈福等特色民俗,如今已然成为维系海内外华人侨胞的重要情感纽带。

  福船船帆制作技艺

  中国古代有“浙、沙、福、广四大名船”。福船,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福船应用极为广泛,明、清时期福建沿海建造的各种“战船”“海沧船”“草撇船”等统称福船。

  福船的制帆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船帆的最先着风之帆缘称作前缘,它位于船只的前部。后部的船翼后缘称作帆的后缘。从前缘到帆的后缘的假想水平线称作弦,船帆的曲度称作吃水,并且从弦到最大吃水点的垂直距离称作弦深。充满空气以形成凹面弯曲的船帆的一面称作迎风面,向外吹以形成凸起形状的一面称作背风面。帆的作用是根据风吹来的方向不同可以调整角度,以有效利用风能推动船前进。早期在厦门,人们根据船帆位置和形状的不同,将福船上的船帆分为船首帆、船尾帆、中帆(大帆)、四角帆和三角帆。船帆有着鼓舞士气的作用。“以往,无帆不成船。”帆,一度是船的“动力引擎”。   

  福船的制帆技艺不仅仅包含传统的裁剪、染色、缝制、打绳结等制作技艺还包含了劳动人民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动力运用的技艺,是劳动人民对大自然资源的利用并通过生产劳动凝结而成的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的成果。福船的制帆技艺不单用于早期船业制造,同时也融入在渔民的民俗信仰中,如厦港龙珠殿“送王船”民俗中的王船制作。制帆技艺象征着人们载风云莫测,海浪、气象、水文条件不断变化中,迎风斗浪,战胜自然、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在海洋文化传播、传统技艺传承、宗教信仰民俗、疍民情感理念、渔港历史传承方面满足人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区级  

  五祖拳(思明区)   

  五祖拳是武术南少林拳的一种。据唐许稷的《闽中记》等资料记载,在唐代少林武术随着佛教禅宗的南传也已逐渐在闽南地区盛行。清末泉州人蔡玉明以太祖拳为基本功底,综合其他门派拳法的特点而创立“五祖拳”又称“五祖鹤阳拳”。五祖拳总体可分为权术套路及对练技术等内容。拳谱套路有80套,共120多个动作。套路的组合讲究精神气力,脚步手法,着重于攻防兼顾,进退有据。对练徒手技术转变灵活,善于利用压技、撬技等各种技法连粘,如太极推手,以柔克刚,以刚制胜等。

  七娘妈生做十六岁  

  依《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凡民,男曰丁,女曰口。男年十六为成丁,未成丁亦曰口。丁、口系于户”。依《福州府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近世于冠礼鲜能行者,郡中惟一二礼法之家偶一举行。民间则男女年十六延巫设醮,告成人于神,谓之‘做出幼’。”泉州七夕节,其节日活动内容原为乞巧,后来转化为“七娘妈”做生日,俗称“七娘妈生”。依据《泉州习俗做十六岁》,书中记载:“传说中七娘妈是主管妇女幼童的,有送子、催生、养生、乳母、痘疹、眼光、蒙引七位娘妈,会庇佑各家各户的小孩子顺利出生及茁壮成长。闽台两地皆是藉由成年礼使壮丁进入社会体系,承担家庭责任,意义更加不同。

  延绳钓(放绲)渔法 

  延绳钓渔法,俗称“放绲”,是一种古老的海洋捕鱼作业方法,也是一项取之有度的传统生产技艺,凝聚着世代渔民与海洋渔业资源共生共荣的精神和智慧。延绳钓的钓具主要由母线(绲身)、子线(缭下)、钓钩和浮子组成,在绲身上面每隔一定间距延放缭下,在缭下末端系结钓钩,钓钩搭有鱼饵,鱼饵悬浮在一定深度的水中,诱鱼上钩取得渔获。

  闽南铁枝木偶艺术

  木偶戏起源于汉代,盛于唐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闽南铁枝木偶艺术又称闽南铁线木偶艺术,俗称“尪仔戏”,它由皮影戏艺术改良而来,填补了皮影戏不能再亮处表演的不足。在表演中,作为艺术造型的铁枝木偶是表演的主体,演员通过操控铁枝木偶上的铁枝进行表演,让铁枝木偶的表演动作更具艺术性,一尊木偶需要由三人配合,分别操纵木偶的头部、腰部、手与腿,且需要和谐统一连贯的动作配合以及默契的演唱台词、对白合作,每个人都要会唱、会念、会做,并配以音乐达到优美的视觉效果,让表演的戏曲人物活灵活现,引起观众共鸣、认可与关注。

  闽南杖头木偶艺术

  闽南杖头木偶艺术是一种古龙的汉族传统戏剧,古称“杖头傀儡”,又称“托偶”、“托戏”、俗称“三根棍”。闽南杖头木偶高约1米,装有三根操纵杆,两支控制左右手,中间称为“命杆”控制木偶的头部与身躯表演。它以淳朴的艺术风格,灵巧的操纵技艺,生动的木偶造型,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具有强烈的汉民族风格和浓郁的闽南生活气息,是中国乡土艺术的瑰宝。

  苏式装裱与修复技艺  

  书画装裱悠久,从战国帛画、缯书到西汉大帛画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那时书画装裱的原始动机,只是单纯的悬挂和装饰。而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书画、碑帖的装饰和修复还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这一技艺的出现,为保存珍贵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古代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苏派装裱的特点是裱件平挺柔软,配色素净淡雅、古朴大方、和谐统一,装制切贴,整旧得法,裱工精湛,有“吴装最善,他处不及”的美誉,并对其他地区装裱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字画装裱修复是一项特殊技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脆落的古代典籍经过聚散和转手以及天灾、战乱的毁坏,大多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古字画装裱修复,化腐朽为神奇,是保护历代古籍完整流传至今的重要一环。

  古字画装裱修复,让破旧书画起死回生,让千年文化尽可能完整的展现,让人们能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古代的文化,守护着中华文明千年的载体——古籍、古字画。

  “闽花艺”技艺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位于厦门岛东南隅万石山,始建于1960年,是鼓浪屿——万石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4.93平方公里,是一个集植物物种保护、科研、科普、生态保护、旅游服务、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推广应用和园林工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建园以来,园林植物园在大力荟集植物品种的同时,精心营造植物专类园,使新的人文景观与旧有景观交融,已成为国内颇具特色、影响广泛的园林植物园。花艺流派繁多,按区域划分,有欧洲花艺,日式花艺,西方现代花艺,中国传统插花等。据考证,中国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发展的长期过程中,传统插花经历了汉代的原始期、南北朝时的发展期、隋唐的兴盛期、宋代的极盛期、元明的成熟期、清代后期的衰落期等各个阶段并廷传至今。“闽花艺”技艺,吸取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内涵及园林、盆景、书法等艺术的精华,在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滋养下,经长期磨合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闽花艺”技艺风格和文化内涵,是一种高雅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实用艺术价值与民俗文化研究价值。主要是采用自然花卉植物,经构思、构图、素描、选材、制作(加工)、摆放等。作品它秀美、细腻展示自然之姿。大体可分为树型、草型、湖型、蕉型、自由型等五大类。可通过不同有花器表现(瓶类、盆类、缸类、碗类、筒类、篮类及异形花器)及无花器表现。通过花艺师完美融入花材精心创作后,这些原生态作品画面,所产生盎然生机景象或清丽淡雅、或禅意绵绵、或大气磅礴。幽人雅趣每一朵花儿都绽放着生命的原色;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形式美,又有思想美,作品的画面中意境更胜似“虽由人作,宛自天成”令人赏心悦目。

  【风景名胜】

  园林植物园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始建于1960年,坐落于厦门岛东南隅的万石山。全园占地4.93平方公里,是一个集植物物种保存、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开发应用、生态保护、旅游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现已从世界各地引种栽培保育植物9000多种(含品种和种以下分类单位),建成棕榈植物区、多肉植物区、裸子植物区、奇趣植物区、姜目植物区、雨林世界等十几个专类园区,拥有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室外多肉植物展示区,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棕榈植物保育中心。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植物景观、自然奇观与人文胜景相互交融,园区内风光旖旎、舒适宜人,是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园内山峦起伏、奇岩趣石遍布,荟萃“万石涵翠”、“太平石笑”、“天界晓钟”、“万笏朝天”等厦门名景;坐拥天界寺、万石莲寺、太平岩寺等名刹古寺。

  邓小平、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一些国内外政要都曾来园视察、游览或植树纪念。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洋杉草坪内亲手种植了一株大叶樟,现已成为人们缅怀一代伟人的场所。

  胡里山炮台

  厦门胡里山炮台景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厦门胡里山炮台始建于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文物保护范围约5.54万多平方米,其中城堡内面积1.3万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半城垣式,兼具欧洲风格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神韵。

  胡里山炮台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产物,因其所处重要位置,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  天南锁钥”。战坪区28生克虏伯大炮是闻名遐迩的“世界炮王”,经国家文物局鉴定确认为“世界现存十九世纪制造的最大、完整保留在炮台原址的后膛海岸炮”,并入选了国家“十二五”期间大遗址保护项目和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位于后山区的铁模铁炮是我国近代铁模铸炮法的“遗世孤品”,亦为珍贵的镇台之宝。

  胡里山炮台作为厦门旅游的亮丽名片和重要窗口,因其厚重的历史人文价值、独特的滨海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丰富的旅游活动项目,成为了厦门环岛路上文化底蕴深厚、美学价值荟萃和拥有最美与绝佳观海点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休闲景区。

  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

  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是由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批准成立的首家奥林匹克专题博物馆,也是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32家成员之一,由原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暨奥林匹克传承委员会主席、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委员、世界著名建筑专家吴经国先生多年筹划设计创建,并亲任馆长,拥有独立产权的首座奥林匹克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丰富的奥运会相关文物,旨在薪传奥林匹克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感受和分享奥运的历史与辉煌。

  博物馆呈开放结构,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设计上传承了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的理念。馆内一层大厅为公共区域,配有多媒体报告厅、VIP会议室、咖啡休闲厅及可经营国际奥林匹克和历届奥运题材的特色纪念品商店;大厅中央有一重80吨的长江碧玉原石;二层由一个序厅和四个展厅组成,大部分展品为吴经国先生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20年来个人收藏的奥林匹克相关文物及纪念品,包括奥运火炬、奖牌、邮票、徽章、纪念币、吉祥物等共计11000余件。

  博物馆主要功能是宣传奥林匹克文化并向公众展示奥林匹克历史及珍品文物,让公众了解到更多奥林匹克信息和知识,更近距离地接触奥林匹克。体会“更快、更高、更强”使人超越自我、奋发向上的健康人生哲学及重在参与、公正、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理念。

  嘉禾良库

  嘉禾良库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文屏路1号 ,原为厦门市第一粮食仓库,占地面积40亩,原有建筑8栋,为不同时期建设的厦门粮食仓库,将在保留原建筑结构的基础上予以加固修复,还原历史。

  园区东倚金榜公园,西邻铁路公园,南眺植物园,处于厦门城市中心地带,毗邻火车站-厦禾路商圈,前临厦禾路,后靠成功大道梧村隧道入口,地铁站、公交站近在咫尺,交通便捷。园区将聚焦生活美学方面,致力于打造厦门“城市中心”的“生活美学文创园”。

  这将是以“生活美学”为主题的文创园,将引入音乐艺术、休闲娱乐、创意餐饮、文创衍生品等配套创意业态,并导入集生活、休闲、娱乐、旅行、阅读、交流、放松等为一体的城市生活新方式,传播品质生活、传递生活理念,为现代都市新青年提供释放情感、放松身心的休闲空间,成为现代都市青年的精神良仓。

  沙坡尾

  沙坡尾是厦门港的源起之地,从清代起就作为避风港。沙坡尾是厦港街道辖7个社区之一,毗邻南普陀寺和厦门大学,其名来源是因为这是一大段沙滩的最末端。早期的厦门港是一处弧形的海湾,这一带海湾呈月牙形,金色的沙滩连成一片,故有“玉沙坡”美称。沙坡尾市集是由艺术西区团队独立创办的市集品牌,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市集活动,是厦门最早、最大的创意市集平台,聚集了百余家年轻创业者。自2014年5月1日发展至今,积累了一大批的年轻设计师、创意潮人、文艺青年及年轻艺术家,他们通过创意市集的平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将市集作为他们创业和尝试梦想的舞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重要
通知

  • i厦门微信

  • 闽政通APP

  • 思明快报微信

  • 厦门思明微博

  • 网上办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