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1111-02-00-2025-001 成文时间 2025-08-25
发布机构 思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文 号
标 题: 区人社局关于区政协第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400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内容概述: 区人社局关于区政协第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400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有效性:
区人社局关于区政协第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400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5-08-25 09:33
字号: 打印: 分享:

陈书森委员:

  《关于做好思明区高校毕业生与城镇失业人员就业扶持的建议》(立案号:第20254002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聚焦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就业信息不对称、政策不熟悉、技能不匹配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劳动者技能提升行动,千方百计扩大岗位供给,全力促进就业形势稳定向好,2024年以来,我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万人。

  二、措施与成效

  (一)提升公共就业服务

  一是发挥平台作用。在市人社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市已建成厦门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厦门零工市场”微信小程序等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多方就业信息资源,提供岗位归集发布、匹配对接等服务,实现求职和招聘信息的“手机直达”“自动匹配”和“精准推送”。在此基础上,我局充分用好该平台功能,积极征集发布企业岗位信息,持续做好宣传推广,促进求职招聘双方高效对接,2024年以来共计发布招聘信息7606条,达成就业意向6058个。二是提升服务效率。建立完善“12345近邻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服务优质资源下沉,鼓励引导街道、社区立足资源禀赋、联动各方力量,着力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指导梧村街道文灶社区依托嘉禾良库文创园,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成为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市级推荐点位。三是加强政策宣传。深入开展“个十百千”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招聘会暨政策解读会、就业创业指导专家进社区、发放政策宣传手册等方式,帮助用人单位、各类重点群体充分知晓并用足用好各项就业创业政策。2024年以来,举办“选择厦门 书写精彩”“职引未来 筑梦盛夏”等各类宣传活动3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特别是在2025年围绕新出台的“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参加厦门日报开展的直播访谈,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率。

  (二)加强就业帮扶力度

  一是开展精准就业帮扶。持续开展“131”就业帮扶,针对失业人员提供至少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推荐至少1个合适的培训项目,区街社三级联动做强重点群体精准就业帮扶,2024年以来,累计向失业人员精准推荐就业岗位8306人次,推荐培训2042人次。二是强化青年就业保障。2024年以来,兑现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6168人次、1.49亿元,认真落实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跟踪服务,对困难未就业毕业生采取“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结对帮扶。2025年联合多部门指导航空小云公寓、联发尔寓发起“厦风计划”公益行动,为400余名来厦求职的应届毕业生提供短期免费住宿服务,累计入住930余间夜。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围绕新业态新经济以及优势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求职人员培训意向,针对性开展项目制培训,推动技能培训结果转化为就业实效。2024年以来共举办互联网营销师、电子商务师、西式面点师等培训班73期,培训学员3272人,特别是在2025年开展的陪诊员培训中,50人参训并取得技能结业证书,42人在陪诊机构成功就业,相关成果获厦门卫视报道。

  (三)积极落实就业政策

  一是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强化市区联动,加大岗位挖潜扩容,有效拓宽就业渠道。2024年以来,累计举办“春风行动”“直播带岗”、省内外高校引才推介会、闽宁协作、山海协作专场招聘等各类招聘活动百余场,提供岗位4.56万个。同时,做好稳岗返还、资金补贴等各类就业优惠政策兑现,用“真金白银”推动企业稳岗扩岗、吸纳就业,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各项惠企奖补资金5990.48万元,惠及各类就业重点群体50595人次。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对接。2024年率先全市出台《思明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鼓励各类用人主体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4所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首批认定7家用人单位为“思明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累计接收实习生170人,兑现基地建设经费补助及留用人才补贴共30.55万元。今年进一步修订完善,新增吸纳专业法律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主体参与申报。三是强化创业扶持。开展“马兰花创业培训”29期,培训人数787人,以培训提升创业质量。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及退役军人创业实行“一对一”指导,指导36个毕业生创业项目申报省级资助,发放各类创业奖励134.51万元,惠及劳动者906人次,激发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

  (四)强化就业权益保障

  一是多措并举维护法律权威。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共核查处理线索16条,核验指导企业491家次,查处3起违法违规案件,有效净化人力资源市场环境。组织就业普法宣传“四进”活动180余场,参加企业2000余家次、群众3万余人次,全面提高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识能力,促进劳动者依法维权。二是加强劳动权益保障。依法对用人单位开展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探索实施联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一步延伸服务保障链条,建成全省首个区(县)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改造提升嘉禾良库文创园近邻和谐劳动驿站,一站式提供能智办、能求职、能歇脚、能维权、能提升、能关怀六大服务内容。2024年以来,开展互联网营销师等实用技能培训29 期,培训1300余人次;定向推送新业态岗位200余个,帮助20余名新就业群体家属实现弹性就业;提供平安返厦、节日慰问等服务900余人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一是持续完善零工服务体系。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家门口”就业服务平台,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就地就近、政策扶持、技能提升和权益保障“四位一体”的公益性“家门口”就业典型应用场景,实现求职招聘、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各项就业服务功能一体化;充分发挥供需对接作用,积极整合资源,主动对接辖区重点企业,挖掘新业态零工就业岗位资源,促进广大群众就近求职、就近就业、就近培训。二是进一步完善“近邻就业服务”模式。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优质社区建设,持续提升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水平。通过与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强化业务能力培训,开展“新技术+新业态”专项培训、以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赋能培训等方式,及时对就业政策、经办规程讲清讲透,提升工作人员服务能力。

  (二)进一步深化重点群体帮扶

  建立健全就业监测分析制度,持续跟踪重点群体、重点时段就业情况,聚焦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服务对象,实施分层分类服务,促进就业创业。为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就业岗位推荐、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就业帮扶,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促进自主创业。对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观念引导、职业规划、简历修改、面试技巧等跟踪服务,组织参观企业、跟岗锻炼等体验活动,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加大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免费“一张床”等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引才环境。

  (三)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实效

  一是打造技能人才全链条培育体系。健全技能人才培训机制,联合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培育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鼓励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全面打造“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中小企业协同提质”的技能人才培育生态圈。二是广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聚焦重点产业与重点领域,依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和重点就业群体培训需求,高质量开展“重点群体项目制”“马兰花”等培训项目,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

  (四)进一步强化劳动监督执法

  加大日常监督执法力度,依法维护劳动者在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各级欠薪问题线索举报平台等渠道,整合各方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加强排查整治,治理恶意欠薪、违法裁员、就业歧视等违法违规现象,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张  煜

  联 系 人:宋  倩

  联系电话:5863968

  厦门市思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8月5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手机浏览

    视频解读
    文字解读
    访谈解读
    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

    重要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