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滢委员:
《关于建议加强普惠型老年教育 实现银发族精神富养》(第20254021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思明区是厦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辖内老城区居住人口密集,老年人口众多,新城区内新移民集中,老龄化问题突出。目前思明区60岁以上人口占16%以上,为全市最高(按国际标准,达10%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近几年,各种老年服务方面(如养老服务、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智慧助老、银发经济发展等)的配套支持文件也密集出台。
老年教育是老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的老龄化也带来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对老年教育的资源供给能力提出重大挑战。
厦门作为经济特区,老年教育工作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23年12月,《厦门经济特区老年教育规定》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2024年3月1日正式实施,成为福建省首部地方性老年教育法规。《规定》明确了老年教育的定义、原则、政府职责、经费保障、教学网络建设、场所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为老年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思明区严格贯彻相关文件和法律规定,落实推动辖区老年教育工作。主要由区委文明办、教育局、老干部局(区老年大学)、民政局等部门统筹组织思明区老年教育相关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给予大力支持配合。
二、措施与成效
经与您就有关工作沟通后,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对提案中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探索“老幼同学”“养教结合”,扩增老年学位。
开展“老幼同学”试点较难实现。首先,幼儿园办学需遵循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有关要求和教学目标;其次,从适老化设施、课程内容、老幼安全管理、家长接受程度等多个维度均存在较大的实施困难。
思明区相关部门在养教结合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思明区老年大学不仅以志愿者形式送教到养老机构,还与振兴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嘉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源泉养老机构签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成立“老年学堂”“中医学堂”“医体融合训练班”“源泉学堂”送教到养老机构特殊人群中。区民政局积极探索养教结合学习点,大力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目前全区共建有15个养老服务照料中心,9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依托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积极开展老年教育活动,为辖内老年人开设音乐、书画、防诈骗、法律咨询、健康养生、民俗舞蹈、金融理财等各类“空中”和“线下”课程,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2024年,依托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累计开展老年教育活动1368场,受众8.3万人次。
(二)关于建议健全教育体系,多元主体共同关注“银发”。
思明区将老年教育纳入全区整体教育规划,通过不断完善区老年大学为龙头、街道老年学校为骨干、社区老年学堂为基础的老年教育三级办学网络,为市民持续提供公益普惠的老年教育服务和老年教育课程。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年教育事业,为广大老年居民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作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2008年获评),思明区始终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将老年教育工作纳入全区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明确老年教育相关标准规范,整体部署推进老年教育工作。
思明老年大学通过开门办学、分散布局、三级联办、合作嵌入,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形成了具有思明特色的办学模式,2024年成功获评“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在思明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23年迁入思明南路358号大楼,新校区建筑面积7810平方米,有公共教室与专业教室25间和八大功能区,学校现有164个班,学生数5770人次,生员只要是退休人员,不问户籍,不问行业、学历均可报名入学。思明老年大学还与厦门晚报合作办“银龄学院”启动“学养游”“行走的课堂”满足老年人的游学需求。思明区全民健身中心及老年服务综合体项目落地实施,项目位于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社区,其中老年服务功能包括区老年活动中心、门球场及配套用房等,可满足老年人门球、地掷球、乒乓球、舞蹈等体育教育活动使用需求。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并报送施工图审查,主体工程已开工。
区老年大学还发挥指导作用,为街道、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丰富的师资、课程,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区老干部局等部门和各街道加强联动,持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老年大学教学点建设,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和老年教育融合发展。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学校,在已实现全覆盖(区级1个、街道级10个,社区级98个)的基础上进行软硬件提升,促进老年大学教学点建设提质增效。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老干部局协同谋划,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老年大学教学基地合作项目实现落地,为提升基层教学点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力量。从推动“五个化”(即场所建管“标准化”、站点提升“精细化”、服务资源“优质化”、服务供需“清单化”、宣传展示“多样化”)入手,提高实践中心(所、站)老年大学教学点场所、设施、管理队伍建设水平。评选出22所区级优质教学点(其中7所被评为市级优质教学点),引导基层老年教育教学点“规范、融合、典型、提升”,以点带面推动街道辖内老年学校和老年学堂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思明区还通过教育资源开放共享、跨部门合作办学、发动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等方式,探索办学新模式,多渠道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如思明区社区教育服务中心通过面向不同退休群体(军休干部、退休教师等)开办老年课程专班和辖区公益社区教育精品课等方式,提供多种形式线下老年教育课程服务。
(三)关于建议科技创新应用,多样课堂精准满足需求。
思明区各相关老年教育机构采取不同方式使科技创新成果服务老年教育。区老年大学新校园是智慧型校园,每个教室都配备智能黑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还有虚拟录播室和在线教学平台等设施设备,普及了智能化教学,制作教学PPT是教师的基本技能。通过系列智慧助老课程提高老年人数字素养的课程,开设了“手机日常应用”“手机摄影与修图”“手机摄影”“视频制作”“电脑图片处理”。“AI实操”等紧跟数字时代的课程。思明区社区教育服务中心为基层社区教育工作者开展了“AI赋能终身教育”主题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在工作中熟练运用网络问卷调查工具进行需求调研、AI进行辅助策划、宣传和绩效评估;为老年人开设了AI应用、营养学、健康有肌运动、茶艺、非遗手工等课程,还引导部分学员主动参加志愿服务队伍,回馈社会。思明区各个街道社区也充分利用辖区资源,打造老年教育品牌项目。深化“智慧助老”行动,广泛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教育培训,服务老年人终身学习,每年组织开展智慧助老培训600多场,参与老年群体2万多人次。入选教育部“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2个、“智慧助老”优质教育培训项目1个,另有12个项目获得省级“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和教育培训项目表彰。2022年以来,思明区有近20个老年教育品牌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别的表彰和推荐,如鹭江街道大同社区与中草药结合的“大同本草·同心传承”、梧村街道滨中社区智慧助老——“耆”享数字生活、厦港街道巡司顶社区学育之树荫满园——“悦享课堂”、嘉莲街道松柏社区“柏老慧”手机智能信息化课堂等。中华街道仁安社区的“知行致远 行走仁安 ”--仁安社区人文故居街巷游项目结合了历史人文游学和志愿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四)关于建议加强师资建设,多渠道扩充教育人才库。
1.目前思明区幼儿园办学场所和人力资源整体处于紧平衡状态,尚不存在大量教师转岗问题。另外,幼教教师的服务理念虽与老年教育有部分共通之处,但学前教育和老年教育所需的专业知识、服务技能、设施设备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宜作为两个不同的行业领域进行规划设计。2.思明区部分高校和社工机构以不同方式积极参与老年教育工作;如: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2023年成立终身教育服务中心,在市教育局直接指导和各市直部门大力支持下,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终身教育研究、管理、服务等工作,参与全市社区(老年)教育师资库建设,建设终身学习网络平台,协助制定全市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终身教育总体发展规划,指导各区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社区学院、社区(老年)学校等建设与发展;思明老年大学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思明区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厦门市启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善德社工、开心社工等机构也在思明区多个街道社区开展有关工作。3.在激活老年群体智力资源方面,思明区各有关单位邀请高校、医院等各领域的退休专家为决策提供意见建议、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为市民提供知识科普,思明区社区教育中心和区老年大学还从学员中发展老年志愿服务队伍,服务老年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老年教育师资建设上,思明区老年大学有任课教师88人,其中中高级职称40人,占教师总数的51%,还有一部分是非遗传承人、社会专业能人。学校长年聘请客座教授10人,特约理论研究员五人。区老年大学师资库有教师325人。辖区内的滨海街道与厦门大学合作办学,该教学点的老师均是厦大的教师。前埔南分校从学员中挖掘人才,及时地填补教师空缺。思明区教育局支持和鼓励教育系统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利用非工作时间到各级老年大学或街道、社区老年学校等公办老年教育机构兼职任教和从事志愿服务。思明区教育系统现有服务老年教育志愿者教师团队共58人。各街道、社区教学点老年教育师资共231人。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思明区将积极落实《厦门经济特区老年教育规定》,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老年教育体系,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制定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加强老年教育业务指导和协调服务,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师资库,组织开展师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健全师资服务保障,将老年教育机构专兼职教师纳入教师评先评优范围。财政部门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民政部门持续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一系列举措,为老年群众提供涵盖全年龄段、各消费水平、多文化层次的可选择性老年课程,真正做到把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课程送到身边,精准满足老年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老年群体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实现银发族精神富养,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许华娟
联 系 人:林志斌
联系电话:18905922299
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
2025年8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