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恰逢国庆中秋长假,人员频繁流动进一步增加了疾病传播风险。小cem温馨提示,国庆中秋黄金周,公众需提高防护意识,切勿掉以轻心哦。
基于我市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数据,结合国内外疫情动态,经专家会商评估,10月应重点关注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疾病。
疾病名称 |
预防措施 |
关注等级 |
基孔肯雅热 |
清理积水,避免蚊虫孳生。悬挂蚊帐,出行穿着浅色长衣长裤。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旅游史。 |
★★★★☆ |
登革热 |
||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彻底加热,食物充分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
★★★★☆ |
手足口病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居室经常通风,勤洗手。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尽量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防止交叉感染。 |
★★★☆☆ |
流行性感冒 |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勤洗手,勤通风。做好健康防护,戴口罩,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加强健康监测,多锻炼,少聚集。 |
★★★☆☆ |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
注重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吃未经煮熟、变质、不洁的肉类、海鲜、蔬菜。不接触病例,人员密集场所应勤开窗通风,做好日常性消毒工作。提高身体素质,合理作息,适当锻炼。 |
★★★☆☆ |
一、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两者均通过伊蚊传播。
(一)感染症状
登革热:突发高热(39℃以上),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剧烈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通常5-9天后便可能发病,绝大多数病人症状较轻,可在1-2周内痊愈。部分感染者可无症状,少数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是死亡。
基孔肯雅热: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5天就退疹。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个别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2-3个月。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症状相似,需临床医生鉴别诊断。如有相似症状请尽快就医。
(二)预防要点
防蚊:使用蚊香、纱门纱窗、蚊帐等进行防蚊。穿浅色长衣长裤,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
灭蚊:定期清除露台、坑洼、树洞、竹筒等积水,防止蚊虫孳生。
就诊: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请立即就医,并告知近期旅行史。
二、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指摄入被致病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大家聚餐和外出就餐的机会多,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随之增加。
(一)感染症状
主要为腹痛、腹泻、呕吐等,可伴有发热。
(二)预防要点
良好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场所进餐,不喝生水,不生食海鲜及肉类。
彻底加热:食物应充分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不吃霉变食物,未吃完的食物应低温保存,再次食用前应充分加热。
生熟分开:生食和熟食严格分开处理,生熟砧板、刀具等厨具分开使用与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还可经呼吸道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及成人也可发病,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一)感染症状
主要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手、足、口等部位散发性皮疹和疱疹。
(二)疫苗接种
6月龄~5岁儿童可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EV71的免疫力,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三)预防要点
勤洗手:居室经常通风,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勤消毒: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不接触:尽量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避免共用餐具、毛巾等,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四、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及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一)感染症状
发热、畏寒、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可伴有鼻塞、流鼻涕、咽喉痛、干咳、眼结膜充血、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不同品种的流感疫苗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公众可自愿接种。
(三)预防要点
健康生活: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健康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的患者,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
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居家休息,症状较重时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五、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秋冬季高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密闭环境呕吐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场所。
(一)感染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时伴有发热、肌肉酸痛、寒战等全身症状。
(二)预防要点
注重饮食卫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不饮用生水,注意食物的清洗加工,避免吃未经煮熟、变质、不洁的肉类、海鲜、蔬菜。
不接触病例: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清理呕吐物和被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好口罩、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人员密集场所应勤开窗通风,做好日常性消毒工作。
提高身体素质:合理作息,适当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重要
通知
i厦门微信
闽政通APP
思明快报微信
厦门思明微博
网上办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