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师信息化最高规格、最具含金量的竞赛交流活动——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组织的2022 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教师部分)圆满落幕,思明教师成绩喜人,取得历史新突破 。
思明教师收获了20个奖项
取得的成绩位列六区之首
奖项数占全市28.99%
占全省17.54%
5个案例获得
最高荣誉——“创新作品”
本次获奖作品均是思明区第十一届“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综合竞赛的一等奖作品。这些作品从区赛1078个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经市、省、部三轮再选拔,最终获此殊荣。
恭喜获奖的老师们
现在,我们一起了解
“创新作品”的独特之处吧

本课例以坐摩天轮的场景视频引入,创设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整地经历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让数学学习融入生活,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综合能力。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注重“以生为本”,形成了以探究式学习为特色的数学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资源的机会,达到个性化学习目的。

《声音的传播》一课,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声音在真空中、空气中、水中的传播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实验,获取科学证据,开展实验观察与分析、交流与讨论等探究实践活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利用人工智能器材,获取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实验数据,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促进科学观念的形成。

庄宏玲(原厦门市实验幼儿园)、罗盈(厦门市实验幼儿园)、林远龄(厦门市实验幼儿园)《影子真有趣》以幼儿生活和游戏中最熟悉的影子为切入点,从绘本、原理、变化、游戏、创意五个方面让幼儿多方位探秘影子,引导孩子们在玩中尝试、观察、分析、操作、思考。该课件支持下的科学活动既能满足幼儿的游戏愿望,又能丰富幼儿对光影现象的探究经验,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促发展。同时,以“一物多玩”的理念,促进幼儿多维思考,萌发探索精神。

本微课以“法治意识”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重点,贯穿情境、任务、活动,设计以案析法、拍案归理、追案得悟三个环节层层推进,让未成年人感知法律的关爱,懂得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自觉做法治中国的践行者。注重信息技术与培育核心素养相互融合,将情境与任务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借助动画视频、卡通人物相互对话等,让案例呈现、知识传授活灵活现,让学生在沉浸式参与中提升法治素养。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拓展应用。课例以一条信息的真伪性驱动学习任务——初步感受日历中规律的丰富,进而在辨别真伪中探究感受规律的意义价值,最后活化规律的应用延伸数学思考。本节微课是一趟追根溯源、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之旅,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辨识真伪能力。课例利用信息内容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数学育人价值,将数学之美与数学之真,展现于有形之处,更幻于无形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