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法委:
《政法系统银发族参与调解赋能社区治理新活力建议》(第20254108号)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为推动政法系统银发族参与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各街道及相关部门积极探索、主动作为,通过搭建平台、强化队伍、创新机制等举措,有效发挥银发调解员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独特优势,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二、措施与成效
(一)搭建多元平台,激活银发治理动能
各街道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整合资源搭建银发调解员参与社区调解。思明区政法系统关工委由退休政法系统干部组成,致力以法治守护下一代成长;思明公安分局组织老民警志愿服务队,助力辖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厦港街道成立“秋月调解工作室”,吸纳退休政法干警参与调解;中华街道综治中心设立常驻法律咨
询窗口,联合退休法官开展“银发调解员”专项业务培训;莲前街道试点“银发调解员工作室”,建立信息共享与协同处置机制。鹭江街道打造“好厝边”“近邻守护”等品牌,形成群众互助调解新格局。
(二)构建专业队伍,发挥银发经验优势
通过“推荐+自荐”方式,组建专业化调解队伍。嘉莲街道已组建19个调解组织,吸纳退休调解员13名;鹭江街道组建7支规范化“银发调解队”,成功调处如厦禾社区停车纠纷等案件,调解成功率达85%以上。
(三)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协同治理网络
结合“警网融合”、部门协作等方式,形成多方联动调解网络。嘉莲街道推行“1+3+N”枫桥式工作法,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开元街道打造“银发夜话”调解会,以柔性方式化解邻里矛盾,同时推出“邻里故事分享会”,以榜样力量引导居民自治;莲前街道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
(四)强化保障支持,夯实工作基础
通过开展培训、荣誉激励等方式增强队伍稳定性。中华街道聘请退休法官开展专题培训,提升调解员法律素养;开元街道联合司法所组织模拟调解演练,增强实战能力;滨海街道为银发调解员提供健康咨询和综治保险,鹭江街道探索“精神+物质”双轨奖励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支撑不足,长效机制待完善
一是银发调解员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调解效力缺乏政策依据;二是缺乏统一的选拔、考核标准,职责边界模糊;三是专项经费保障缺位,办公设施短缺,影响调解积极性。
(二)年龄梯度失衡,持续发展存隐忧
一是调解员平均年龄较高,老龄化问题突出,应对新型纠纷能力有限;二是队伍流动性大,调解经验传承存在断层;三是法律知识更新滞后,对数字化工具应用能力不足,线上调解推进困难。
(三)资源整合不足,协同效能待提升
一是部门间数据共享不畅,政法系统退休人员数据获取效率低;二是调解场地与公共服务空间存在冲突;三是线上调解平台普及率不足,制约调解效能。
四、今后推动计划
(一)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基础保障
一是健全政策体系推动出台印发调解员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及考核标准;二是争取财政专项经费支持,保障办公场地、设备及人员补贴。
(二)优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
一是重点吸纳退休法官、检查官、民警等专业人才,按纠纷类型组建专项调解组;二是定期开展案例研讨、法律培训及实战演练,联合法院、律所组织专题培训,强化业务指导。
(三)深化协同创新,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表彰机制,联合政法机关授予“金牌调解员”等荣誉称号;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推广典型案例,提升社会认知度;三是推动“智慧调解”平台建设,扩大线上调解覆盖面。
领导署名:欧阳恩亮
联 系 人:钟毅帆
联系电话:0592-2667224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