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台办、市文旅局:
《关于打造“闽台融合·万事大集”闽台特色集市品牌的建议》(第0222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两岸关系发展的根基在基层,动力在民间,希望在青年。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台湾青年创业服务工作,积极打造各类创业平台,为台湾青年创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培育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国家级基地1家、省级基地8家。同时,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打造“鹭岛·台味”等两岸市集创业平台,既提供“好看、好玩、好购”潮食趣玩,让城市烟火气不断升腾,也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更多台湾青年登陆追梦筑梦圆梦。
二、措施与成效
(一)打造多元市集平台。我区2023年5月首次创办“鹭岛·台味”主题创意市集,紧贴社会发展脉搏,充分发掘台湾青年的创造思维,致力打造两岸青年创业交流平台。不仅让周边居民朋友们在闲暇之余品位到城市中的“烟火气”,更为台青创业项目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市集展示、售卖等方式,让两岸同胞有了更多的交流碰撞,切身感受“两岸一家亲”的浓浓氛围。
2023年10月我区首届“厦金同城圈”夜市文化节在龙山文创园举办,汇聚文创手作、台味小吃、潮流工艺等台湾特色项目,常态化打造两岸夜经济新业态。龙山夜市是联动社区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提振消费的一种方式,融合两岸夜市文化,带来新的亮点,立足先行先试,推动台青在地融合,实现基地主导、政府赋能、台青能为、群众欢迎的共赢目的,带动社区消费,营造烟火气的夜市经济,有助于推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
2024年5月1日至5月5日,以“两岸好市·青创市集”为主题,我区在椰风寨举办了一场涵盖“手作、美食、咖啡、露营、电音巡游”等内容的潮玩活动。本次活动募集了海峡两岸40+青创摊主。值得一提的有巨浪红茶,这是选自阿里山茶山,搭配古早台味制作工艺,呈现出浓厚的闽台传统独特风味;更募集有台湾特色休闲食品、伴手礼品牌“幸福泉”、金门菜刀、台湾章鱼小丸子和台式鸡蛋仔等台企品牌或台湾特色美食,搭建了台味项目展示平台,不仅有精致有趣的好物,也为外地游客呈现闽台生活的趣味与烟火气。
2025年2月13日我区在两岸青年心家园举办“工会有好市,元宵斗阵行”为主题的思明工会集市,主要面向在厦台湾青年以及嘉莲街道企业职工、社区居民,通过组织游园会的活动形式为台胞台企提供交流平台,工会宣传、健康义诊、灯谜猜谜、乡味美食、新春香囊等多功能区域,增进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了解彼此、增进友谊的桥梁。
(二)支持台青创业就业。在黄厝塔头设立“两岸融合会客厅塔头乡创联谊点”,打造闽台乡建乡创合作平台,推动两岸青年携手参与乡村振兴事业。提升台湾青年发展服务中心“一站式”综合服务,接洽创业就业服务咨询1000余人次。优化台湾青年优惠政策申报流程,兑现创业就业扶持资金900余万元,创业启动资金17家、经营场所租金补贴175家次、个人租房补贴213人次。跟踪回访50家优质创业项目,助力台湾青年创业项目孵化成长。抓好台湾人才就业培育工作,发布就业岗位500余个,与厦门大学建联合开展台籍学生专场招聘会,组织台籍学生开展暑期实习实训,通过“一对一”带教制度、开展研学之旅等方式,增进台青来厦发展的信心。
(三)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创新举办“两岸有戏”首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戏迷交流体验营活动,50位来自台湾的师生与30位厦门青少年在系列活动中进行深度交流,以戏会友、互学互鉴,共寻同根同元的文化脉络。发挥闽南文化优势,密切民间信仰、宗亲、姻亲、乡亲纽带,组织开展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同名村·心连心”台湾宗亲回乡寻根谒祖等两岸民间交流活动30余场,着力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利用传统佳节常态化开展两岸同胞交流联谊活动,组织开展两岸新春围炉茶话会、元宵民俗、中秋联谊等两岸交流交流活动20余场。深化两岸妇女交流工作,开展闽台姐妹合家园等基层交流活动10余场,架起闽台妇女儿童“连心桥”。推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热络开展,举办首届两岸少儿特色研习营,何厝小学与金门西口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瑞景小学棒球队与金门县金宁小学少棒队以球会友、共叙友谊。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一)存在问题
目前我区的两岸市集缺乏特色亮点,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在开展的两岸市集中,台湾青年参与度不高,大都以卖家身份参与,未能深入参与到集市的经营和管理中来,这影响了台湾青年在集市经济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推动计划
下一步我区将从多渠道培育兼具“烟火气”“人情味”“多样化”和“时尚感”闽台特色集市,持续激发台青创业活力,增强台青登陆就业创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务实“小切口”服务融合“大文章”。一方面,在两岸文化交流上持续发力,策划融入更多青年文化交流元素的活动,办好两岸青年“成功对话”系列活动,打造两岸青年文化交融的前沿阵地。另一方面,全力服务台青创业就业,依托现有平台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台青掌握创业就业技巧,增强竞争力。同时,积极搭建特色化的市集平台,组织台湾青年参与,鼓励台青以多种身份深入集市运营,助力台湾青年深度融入在厦发展,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领导署名:欧阳恩亮
联 系 人:施小明
联系电话:0592-5818376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