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和建设局:
《关于推进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的建议》(第20254109号)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社区是市民赖以栖息的家园,社区的环境优美、邻里和谐和管理规范是维护社会和平稳定的基本要素。物业管理提升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之所需、城市品质提升之所依、群众美好生活之所盼。经摸排,思明区共有住宅小区1162个,其中物业住宅小区664个、无物业住宅小区498个,603个小区已成立业委会。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物业党建联建,推进物业管理提升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关于加强小区(网格)党支部、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驾马车”协同共治的工作方案》(讨论稿),以党建联建为抓手,着力搭好工作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居民群众主体作用,持续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二是开展专项行动。2024年组织专家开展文明创建小区管理专项督查工作,共计检查1200余个小区,约谈物业服务企业31家;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对区创建办督查通报问题进行整改,共发出整改通知书272份。此外,举办“思明习惯 文明有礼”2024年思明区市民文明素养再提升行动“清新小区”专项行动,由先锋队和党员干部带头,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市民等开展“清新小区”示范行动,共开展120余场活动、29次执法行动。三是推进全覆盖履职培训。制定《2024年度基层治理履职能力培训计划》,通过“区级示范培训+街道兜底覆盖”,分层分类对小区(网格)党组织书记、业委会主任、物业项目负责人开展专题培训,通过理论指导、案例教学、经验分享等形式,帮助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共开展区级示范培训4次,街道兜底培训27次。
(二)强化司法服务供给,推动物业纠纷化解
一是构建“法院+社区”常态化联动机制。严格落实“枫桥经验”工作要求,通过走访物业企业、业主代表,摸排了解物业服务纠纷的源头成因,梳理共性问题;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高发区域开展专项调研,并通过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协同相关部门推动形成行业规范的方式,为矛盾前端的社区基层治理环节提供依据。二是探索“示范诉讼”模式,提升司法效能。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先行裁判或开展现场调解、公开审理的形式,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引导同类纠纷批量化解,减少司法资源浪费,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三是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增强法治引领作用。开展“法治进社区”专项行动,针对物业费缴纳、公共收益权属等高频争议问题,联合社区开展普法讲座,对居民的疑问进行释法答疑;编制普法手册、拍摄普法视频等,在社区公告栏或其他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提升居民法治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三)建强社区工作基础,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加强工作指导。将组建红色物业、小区综合治理等工作的文件依据、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写入《思明区社区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为社区工作者提供简明易懂、方便可查的工作指导。系统梳理《思明区全面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将小区治理纳入清单推进,不断健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自治小组)、物业企业“三驾马车”协同运行机制。二是建强工作队伍。召开社区标准化专题培训会,邀请区住建局专家围绕物业管理专题授课;举办“赋能头雁 共话治理”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邀请资深社区书记分享经验做法,组织社区书记围绕物业党建联建分组讨论,共同谋划推进工作新思路。三是推动民主议事。积极指导社区完善民主协商议事机制,深化“近邻茶话会”等活动,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党员群众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共商共议,为小区治理出谋划策。通过入户走访等途径,积极挖掘能人达人,孵化培育居民自治小组等,畅通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各类渠道,形成自治合力。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将持续加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推行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监管,开展物业服务企业年度信用综合评价,并强化结果应用;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签订党建联建协议;持续深化物业纠纷的化解治理工作,完善创新审判工作机制,强化司法服务供给,切实提升基层物业纠纷的治理效能,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进一步完善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协调互动方式,引导社区居民有序参与、协调共治。
领导署名:欧阳恩亮
联 系 人:王柳青
联系电话:0592-2039853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14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