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1101-02-03-2025-057 成文时间 2025-03-13
发布机构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标 题: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18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18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有效性: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18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3-13 16:47
字号: 打印: 分享:

市教育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厦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第0018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思明区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工作计划(2023-2025年)》通知精神,不断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2年,思明区成立思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2020年率先在全市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凭借专业化队伍,提升区青春健康师资队伍的能力建设,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二、措施与成效

  (一)持续落实心理监测,精准掌握学生心理状态

  思明区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工作,将其作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抓手。每学期初,区教育局统一部署,区属各校在开学后两周内完成全员心理健康筛查,重点关注学生入学适应、学习压力、亲子冲突等风险点,精准掌握学生心理状态。依据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统一印制的《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手册》,各校参考《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手册》,选择适合学校情况的量表,以确保筛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通过“一生一档”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心理档案,创建心理危机预警库,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这种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的监测模式,有效提升了心理筛查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二)坚持分级管理,全方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建议中提及“逐步建立和学籍同步管理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网络及大数据平台构建可覆盖全部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实时监测学生心理健康数据情况”。考虑到心理档案与学籍档案不同,涉及学生隐私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尊重接受咨询人员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 思明区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实施分级管理策略,全方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1.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在开学第一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同时,各校通过班会课、心理健康课程等形式,加强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此外,思明区还积极探索“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体育、美育等课程体系,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2.面向重点关注学生:落实“一生一策”分类分级疏导干预,设立帮扶小组,由心理老师牵头制定帮扶方案,通过谈心谈话、家校沟通等方式,及时关注学生心理状态,预防极端事件。思明区还通过心理健康教师的危机干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辅导能力,确保帮扶措施科学有效。

  3.面向心理危机学生:学校与精神科医院等部门紧密对接,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更新“一生一档”,并由多部门联合开展跟踪疏导和关爱帮扶。同时,学校积极与社区、街道配合,共同化解矛盾,确保学生安全。

  (三)强化区域协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思明区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在2024年5月,按照厦门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各校通过国旗下讲话、手抄报比赛、心理游园活动等形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此外,思明区还积极整合区域资源,推动“校家社医”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和医院的协作,共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思明区还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结合教育部提出的“三全育人”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进各类班团队主题活动、进班主任(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

  (四)重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思明区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路径,通过“研训一体”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目前,全区共有87名心理健康教师,100%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33%拥有硕士学历。近三年来,思明区围绕“教师胜任力提升”开展教研、培训活动,举办了三十余场心理教研活动。例如,2023年12月,组织74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赴重庆培训;2024年,又组织21位专职心理教师和16位教研组组长赴成都培训。思明区通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胜任力,确保对于学生的心理服务实施科学又有效。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深化医教协同,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思明区将全面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医教协同模式,开启学校、家庭、与医院携手的“整合资源,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心育新篇章。2024年底,通过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厦门市仙岳医院签订厦门市思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医教协同共建协议,在仙岳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挂牌成立“思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医教协同研训基地”,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常态化、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诊断学知识、个体及团体心理咨询技能、危机干预等方面,助力打造高质量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同时,仙岳医院将与项目试点学校合作,构建科学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筛查、评估、预防、干预支持系统。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针对高风险学生进行筛选、评估、团体干预和个案跟踪,并为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建立高效的转介机制。

  (二)强化师资培训,提升心理教师专业素养

  思明区将继续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五级平台、七级台阶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胜任力。借助区域资源,邀请国内知名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例如,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参加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工作坊,提升其在心理干预、家校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此外,思明区还将借助思明区中小学医教协同研训基地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通过这些举措,思明区将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推进五育并举,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思明区将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按照相关要求,保证心理健康课的基本课时的基础上,探索依托线上心理服务平台、专业社工服务团队、社会化心理服务机构等资源,探索应用数字心理课程、心理科普动漫、数字心理训练等形式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全方位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家人,树立“心身同健康”意识,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与素养。

  推进“五育并举”,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构建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五位一体”新格局。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例如,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还能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坚韧的品格;美育则通过艺术活动,帮助学生表达情感,提升心理韧性。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心理讲座等形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此外,思明区还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五位一体”格局,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形成互联互通的心理育人工作模式。同时,加强家校社联动,通过家长会、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提升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联合社区和医疗机构,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

  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防护体系。我们将积极应对在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领导署名:欧阳恩亮

  联 系 人:刘映辰

  联系电话:0592-5862709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手机浏览

    视频解读
    文字解读
    访谈解读
    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

    重要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