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和建设局:
《关于防止“形式主义”泛滥,关注民生所需提高城中村治理成效的建议》(第0191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我区自收到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191号建议后非常重视,针对建议内容,在充分分析我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的基础上,逐条逐项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更好地完善相关举措,进一步提升我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水平。
二、措施与成效
(一)构建联动治理体系。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机制。根据《厦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围绕建设“宜居、宜业、智慧、和谐”目标,成立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一办两组,资规、发改、财政、住建、公安、科工、属地街道等均为成员单位。二是规划引领发展蓝图。区城中村办牵头各成员单位充分调研踏勘并多轮研讨,编制《黄厝社区城中村更新改造规划》《东山社、东坪山社人居环境改造提升——景观一、二期设计文本》,统筹谋划试点村整体更新提升方向以及近期更新重点,为城中村治理建设提供可靠的规划及指导。三是打造特色治理样板。详细摸排区域整体情况,制定《思明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方案》以及试点村一村一策方案。一村一策方案立足试点村自身特点,深挖乡村独特文化,致力打造思明区特色“山间”“海滨”城中村治理样板,在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全市方案竞争性评审中得分均居前列。
(二)推动产业发展。一是民宿品质提质优化。落实全市“旅游品质提升年”行动要求,修订《思明区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思明区民宿发展实施细则》,完善行业规范标准。稳步推进备案纳管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分类施策”原则逐步推动整治,撤销不符合备案条件49家并引导实施转型,试点村完成备案民宿303家,基本完成符合条件民宿应备尽备。开展民宿发展情况调研,对照文旅部三级评选标准,开展思明区民宿等级评定。二是积极培育民宿品牌。深化“i宿思明”民宿区域品牌,培育形成溪头下亲海民宿集群、塔头望海民宿集群、黄厝观日出民宿集群及东坪山山居民宿集群等六大民宿集群,举办“I宿思明 爱在思明——首届‘最美民宿’评选活动”,并结合六大集群特色,策划六条精品旅游民宿打卡线路。三是开展活动宣传。结合思明区“厦门音乐季”、金鸡电影节、“思明旅商消费节”等文旅品牌活动,打造“地域特色+产业多元”的优质文旅新名片,已策划生成山海艺术季、山海美术馆、山谷音乐节、山谷泼水节、净山徒步公益活动等项目,开展知青文化节、乡村春晚等,营造良好的乡村节庆氛围,黄厝“村晚”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四是盘活集体资产管理。出台《思明区“村改居”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暂行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集体资产运营管理。加快推进“黄厝旅游休闲中心”三期等土地资产盘活,利用低效集体用地资源改造公共停车场3个。推动知青楼、仓库楼、大队部等历史建筑加固、修复、盘活工作,承接各类活动,展示村史内容,保护利用历史建筑,焕发建筑活力;东山东坪山通过“守绿换金”模式,发展围炉煮茶、窑烤面包等特色休闲业态,引入古埙文化园等非遗项目,推动传统文化与文旅融合。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开展以来,两个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样板村所在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较治理前增幅超40%。
(三)开展沿街风貌提升。立足文旅消费场景营造,对黄厝社区塔头社城中村开展户外广告设施系统化治理,坚持“安全为基、美学引领”的治理理念,按照“控量提质、规范有序”总体要求,通过摸底排查、集中整治,依法依规对塔头知青路范围内未经审批擅自设置、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市貌等户外广告招牌设施进行了全面集中整治。同时,摒弃“一刀切”模式,在满足《厦门市城中村户外招牌设置导则》相关基本要求情况下,鼓励商户结合自身经营业态、建筑风格开展个性化设计。通过“拆除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梯度改造,实现合规率与美学价值双提升,并在厦门市2024年户外店招评选活动中入选“十佳店招精品街”。
(四)打造便民生活圈。一是完善基础设施。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破损、照明缺失、污水淤积等问题,推进道路“白改黑”,优化村社道路交通系统,完成新(改)建道路约15.3公里;改造雨污管网约34.8公里,建成城中村微型管廊,重塑地下“毛细血管”;各类缆线下地、规整约217千米,新建“四合一”箱980个,扫除“空中蜘蛛网”;拆除违建约6.5万㎡,腾出空间约3.6万余平方米;建成黄厝社区模块化集装箱式小型消防站,全面完成1050栋经营性自建房消防入户技改和42栋重点隐患房屋整治工作。二是打造更多公共服务空间,盘活利用“两违”拆除空间,建设停车场所12处,新增停车位1350个;利用房前屋后改造老幼活动空间,生成口袋公园、活动广场等“微公园”“微景观”,实施茂后村口记忆广场、塔头水库绿化提升、榕树口袋公园、东山社水系生态治理等项目;打造“塔头会客厅”等文旅驿站,统筹可整合公共配套服务,创新共享站房等节点建筑,利用村小组用房等改造为党群服务中心,用科学设计消弭城村边界。三是营造良好社区氛围。以村民小组为枢纽,成立七淘导赏志愿队、知青志愿服务队、“厝边头尾好”近邻老人志愿服务队等20支志愿服务队,孵化房东协会、民宿协会、老人协会等社区自治组织31家。深化“近邻·思民”“近邻茶话会”等活动,指导城中村社区以月为单位建立活动清单,结合重要节日策划特色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社区氛围。
(五)引入大物业管理。黄厝社区、西林社区与市属国企分别成立黄金之厝、建莲安平合资公司,打造“政府引导+国企运营+社区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治理架构。平台公司提供物业托管、资产盘活、增值服务等服务,探索运行“服务有人做、诉求有人应、资产有人管、治理可持续”的联合管理模式,弥补城中村停车管理、背街小巷保洁、村内秩序维护、工程养护等物业服务“真空地带”,逐步让运营公司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平台,巩固村庄治理成果,推动村庄长效管理。
三、今后推动计划
2025年,我区将继续坚持“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坚定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信心,推动“大物业”模式深化运行,,持续提升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水平。
领导署名:欧阳恩亮
联 系 人:陈明哲
联系电话:0592-2039753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