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和建设局:
《关于尽快推动“大物业”模式落地实施,有效破解我市无物业小区困境的建议》(第0190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小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后一米”,小区治理成效直接影响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尤其是对老旧小区的管理,直接体现了地区社会治理水平。随着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新旧小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经摸排,思明区共有住宅小区1162个,其中物业住宅小区664个、无物业住宅小区498个。
二、措施与成效
(一)关于“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居民意识”、“推广成功经验,激发居民动力”以及“设立激励机制,促进管理升级”的建议
我区构建“示范引领+立体传播+参与式提升”三位一体治理体系,通过示范创建、多维宣传和机制创新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推进物业管理水平提升,有效增强居民支持度和物业企业服务动力。一是示范引领强根基。进行可视化示范建设,在全区选树嘉莲街道英皇湖畔等20个示范项目,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相关经验获《福建日报》《厦门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二是星级评定促提升。自2020年持续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星级评定,2024年592个参评小区中评定“五星级”54个,数量位居全市首位,形成优质服务正向激励。三是参与机制激活力。在2024年市级评选中,我区24个项目获评“美好家园”(占全市34个的70.6%),11个物业获评“红色物业”(占全市26个的42.3%),15个小区入选“公共收益管理规范”名单(占全市50个的30%),三项指标均列全市第一。
(二)关于“探索合理收费,保障管理资金”的建议
我区结合《福建省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办法(试行)》中对公共收益抵扣业主的物业服务费用、水电公摊费用等相关费用的规定以及公共收益“点题整治”的相关工作,持续推动“点题整治”行动向纵深推进,帮助群众守好“钱袋子”。2024年以来,紧密围绕“三个100%”目标,实现公共收益公示率100%、小区开设专户率100%、涉嫌占用小区公共空间整改率100%;约谈企业66家、通报6家、处罚1家,追缴19个小区物业公共收益93.68万元;会同城管等执法部门拆除41堵墙体,33余间房屋,违建面积达到1020多平方米。
(三)关于“调整考评策略,倒逼业委会履职”的建议
一是推行挂钩联系机制。各街道、社区建立小区综合治理挂钩联系机制,对于党组织、业委会(或自治小组)发挥作用情况“一般”或“差”的重难点小区,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挂钩联系机制,每个重难点小区至少安排1名后备力量挂钩联系,对情况特别复杂、矛盾极端尖锐的小区,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挂钩联系,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下沉指导,通过主持联席会议、走访居民群众、开展实地调研等形式,协调各方资源、帮助解决问题。二是强化跟踪督导落实。组建联合督导小组,通过查阅台账、实地走访、线上调研等形式,对各街道、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结合基层党建月调度会、下发督导情况通报等形式,及时推广经验、通报问题、解决堵点。
(四)关于“推动物管覆盖,提升管理专业度”与“助理居民自治,增强内生动力”的建议
一是推进党建联建工作。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把“近邻”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理念,着力打造“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老旧小区管理工作,构建多方共建共治的格局,不断建立健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自治小组)、物业企业“三驾马车”协同运行机制。通过强化小区党支部有效覆盖,细化“近邻”模式服务内容,引导群众参与自治共管,促进小区群众围绕小区共同利益进行合作,将党委政府引导转化为群众的行为自觉,鼓励居民开展多元化自治互助,进一步营造“熟人社会”。如滨海街道曾厝垵西里(安置房)小区改造过程中,街道党工委指导小区成立党支部,广大党员凝聚共识,积极作为,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做到“平时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带头主动拆违,带头主动攻坚,在旧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小区的顺利旧改汇聚了强大动能,在实践中深化拓展近邻党建工作,探索总结形成了“近邻·系里”党建品牌;开元街道湖滨社区以构建“条块结合、分级管理、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原则,由辖内7个物业企业组建了近邻党建联盟,创新发展老旧小区改造“微利可持续”的市场化机制,逐步吸引培养社区居民物业服务“付费使用”意识,促进市场化物业服务机制的良性循环。二是积极探索“大物管”社区治理模式。在《厦门市建设局关于印发“大物业”管理模式工作指引的通知》指导下,积极探索“大物管”社区治理模式,通过打破小区“围墙”,推动若干小区共用物业服务资源,减少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成本。如筼筜街道安平里、槟榔东里、西里等小区“共享”员当新市区物业公司,嘉莲街道流芳里、和光里北区、玉亭里等小区“共享”固家乐物业公司,中华街道九竹巷13栋楼、镇海路33号、镇海路35号之一、镇海路39号、石泉路11—27等小区“共享”盛泰和物业公司。同时深入挖掘老旧小区可利用空间,盘活资源,如厦港街道永福宫巷“挤”出31个停车位,切实解决停车难题;嘉莲街道在观远里小区建设集装箱党建活动室,供周边居民议事等。
(五)关于“优化改造规划,奠定管理根基”的建议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优化治理模式。对有物业小区,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对无物业小区,引导选聘专业服务企业进驻小区实施物业服务工作,制定“菜单式”物业服务清单,优化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的管理合力作用,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停车管理、绿化管养、消防安全等方面难题,完善小区居民公约,推进小区党支部书记与业委会主任“一肩挑”,提升业委会中党员占比,优化“楼长制”、“协商议事制”等,努力实现改造后的小区长效有序管理。
三、今后推动计划
我区将推动无物业老旧小区的治理模式从“靠社区管”向“自治共管”的转变,通过“居民自筹+政府补贴+公共收益补充”的方式,为小区公共管理及房屋后续维修提供资金保障。引导居民缴交物业管理费,引导业主引进适合的物业企业。使老旧小区的居住品质得到改善,社区治理体系趋向完善,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领导署名:欧阳恩亮
联 系 人:王柳青
联系电话:0592-2039853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