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1101-02-03-2023-006 成文时间 2023-02-14
发布机构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标 题: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50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50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有效性: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50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02-14 17:31
字号: 打印: 分享:

市文旅局:

  《关于发展研学旅行,大力推动“非遗+教育”的建议》(第0050号)收悉。现将我区协办意见反馈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我区始终秉承传承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利用延时服务开展非遗进校园。积极引导文旅企业打造、申报研学基地,开设丰富的非遗研学课程。

  二、措施与成效

  (一)关于非遗文化融入教育亟待提升的答复

  思明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原则,以宣传展示为载体、以传承发展为目标,抓住机遇,求实创新,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按照非遗法进行分级分类保护宣传。目前思明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9项,省级14项,市级11项,区级7项,共计43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3人(其中国家级10人,省级30人,市级31人,区级62人),建立了锦华阁南乐社、古埙演奏技艺、鹏翔答嘴鼓艺术等19个传习中心。在思明区文化馆网站上设非遗保护板块,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拍摄制作《成功在思明》《思明闽南文化保护在行动》《厦门讲古》《何厝宋江阵》《厦港送王船》专题片及宋江阵、通背拳教学视频。编著出版《厦门讲古》和《厦门海洋历史文化丛书》。2022年在移动电视开办思明非遗专栏,拍摄非遗系列宣传片《传与承》;拍摄非遗项目系列片《送王船》《南音》《讲古》《漆线雕》《闽南童谣》《延平郡王信俗》。每年通过开展“思明杯”南音大会唱、郑成功文化节、厦门市青少年讲古电视大赛;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思明区文化艺术生活节等非遗品牌项目,每年线上线下观众达80万人次。

  重视文化传承,有效推动非遗进校园。我区积极配合学校延时服务,开展非遗进校园项目,目前已经在思明区16所学校开展答嘴鼓、讲古、南音、通臂拳等多个非遗课程,利用寒暑假开展非遗夏令营等活动。2022年共开展15个非遗项目,18个班次,受益学生4300人次;在暑期开展夏令营活动,走进仙岳社区、鹭江老剧场,在丰富孩子们暑期生活的基础上,潜移默化非遗知识,寓教于乐。

  (二)关于切实推进全市非遗研学旅行的答复

  思明区委精神文明办公室、思明区文旅局、思明区教育局联合开展思明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劳动教育基地申报评选工作,截至目前确定“思明区研学实践教育营地”2家、“思明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1家、思明区劳动教育基地1家。思明区投入3.5亿在厦门市同安汀溪打造思明区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总建筑面积29234.69㎡,一次性可容纳学生1200人以上,开设一天一夜、两天一夜及三天两夜等活动课程。该基地主要服务于我区中小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基地已获得“市级研学营地”和“市级劳动教育基地”的称号。思明区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扎染、传统礼射、藤编杯垫、美食佳庆东美糕、漆线雕、吹塑板画、珠光清瓷、皮影戏、棉花画、闽南插花”等非遗课程。以厦港海洋文化展示厅为窗口对外展示厦门璀璨的海洋文化,2022年全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在此展示厅,组建了一支未成年人参志愿服务队“一日小厅长”,连续三年共招募44名中小学生作为“一日小厅长”,利用周末节假日在厦港海洋展示厅开展志愿讲解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00小时,服务超过10万人次,收到社会各界的追崇和好评。2021年厦港海洋文化展示厅“一日小厅长”志愿服务项目获2021年厦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服务项目称号。同时每年思明区文化馆都会组织退渔上岸的渔民,为厦门大学、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厦门市第十一中学、厦门市湖滨小学等多所学校举办10多场海洋文化技艺体验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亲手制帆、编织渔网、编渔家绳结、扎染植物等来感受厦门的海洋文化。

  三、今后推动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鼓励文旅企业提高非遗研学课程在研学基地中的占比,开发有利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研学线路,积极打造特色研学产品,提高吸引力。持续加大非遗文化教育工作,带领思明区辖内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一是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开展思明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基地项目,以12所中小学“思明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基地”为依托,常态化开展“南音、歌仔戏、通臂拳、五祖拳、高甲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着力推动文物和非遗保护、传承与薪火相传。办好“思明杯”南音大会唱、郑成功文化节、厦门市青少年讲古电视大赛、思明区文化艺术生活节等非遗品牌项目,扩大非遗知晓度。

  二是引导文旅企业丰富研学课程,持续开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组织与实施,丰富和拓展非遗文化传承校外研学实践。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常态化开展“寻根思明文物之旅”研学实践活动,组织思明区文物寻根志愿宣导团带领学生开展街巷游、寒暑非遗文物游等,共同探索思明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形成合力打造特色研学产品。

  领导署名:欧阳恩亮

  联 系 人:苗  娟

  联系电话:0592-5900120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14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手机浏览

    视频解读
    文字解读
    访谈解读
    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

    重要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