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1104-02-00-2025-263 成文时间 2025-06-27
发布机构 思明区教育局 文 号
标 题: 思明区教育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9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思明区教育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9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有效性:
思明区教育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9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7-09 16:26
字号: 打印: 分享:

彭军、桂月琴、苏文伟代表:

  《关于巩固区少儿传统文化教育日创新美育实践的建议》(第119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思明区教育局向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以及对青少年儿童传统文化的培育。利用厦门市各类优质资源,精心制定详细的传统文化培育方案,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馆校合作,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内涵

  2024年2月,思明区入选福建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不断提高站位、更新理念、健全制度、理顺机制、加强保障,以全局视角与战略思维认识协同育人的必然性,以协作意识与主动作为提升协同育人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区域探索实践,打造深度融合的“教联体”,初步构建“一核六联”区域协同育人模式。

  思明区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发祥地,厦门何厝小学是“英雄小八路”的母校,区域内有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为用足用好红色资源,思明区联动宣传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共青团组织、关工委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边高校开展馆校合作建设“教联体”;整合厦门市华侨博物院、陈化成文物保护中心等涵盖队歌文化、历史文化等多领域的实践基地,其中包含厦门市博物馆、厦门市华侨博物馆、破狱斗争旧址、江夏堂等文物保护单位,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矩阵。其中江夏堂2024年至今累计开展校内外接待活动480场,覆盖师生及社会团体11500余人次,曾获评省级文物活化利用示范案例。同时,推动区属中小学与138个校外实践基地签约合作,聘任168名校外思政辅导员,并评选出10家首批区级“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这些基地平台,为广大少先队员搭建起广阔的实践舞台,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的生动课堂。

  (二)丰富教育形式,创新美育实践活动

  1.强化师资配备,赋能传统文化课程

  思明区积极推动学校与本地非遗传承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强化传统文化师资建设,如多名曲艺传承人(高甲戏、歌仔说唱、南音、答嘴鼓等)在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嘉滨小学、公园小学等多所学校授课,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曲艺;厦门市高雅音乐进思明区校园学校(曲艺类)已发展至9所。

  2.搭建展示平台,创新曲艺传承活动

  思明区教育局定期举办曲艺展演,如每两年一届的厦门市“鹭岛花朵”少儿文艺汇演思明区曲艺专场、组织参加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少儿大赛厦门赛区选拔赛等。曲艺专场报名学校数量逐年上升,为传统曲艺艺术焕发新的生机培养有生力量。同时,思明区青少年宫和合作校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各专业教师精心创作编排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舞蹈、朗诵等节目,献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如思明区青少年宫创作的舞蹈《我爱高甲戏》荣获第十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小荷之星”称号,舞蹈《疍家女孩》荣获第十一届福建省原创少儿舞蹈大赛创作奖银奖、表演奖银奖,诗朗诵《宝贝,回家》荣获第七届福建省“读中华经典 颂时代华章”诵读比赛(厦门赛区)少年组一等奖;思明区青少年宫和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合作创编的舞蹈《偶见方寸心》荣获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二等奖、第十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小荷之星”称号,与湖明小学合作的舞蹈《泥幻三彩》荣获第十一届福建省原创少儿舞蹈大赛创作奖银奖、表演奖银奖。

  3.拓展活动载体,促进文化美育实践

  我区作为福建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积极推进馆校合作、社教同频作用。2023年,区教育局与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合作开展“龙行龘龘贺新年”原创公益红包活动,赋予传统红包新的文化内涵。2024年,与厦门市新华书店、厦门地铁集团携手举办“金蛇纳福”新年福字门贴设计活动,为文物赋予新的表现形式。2025年。区教育局推出“行见思明·一路追光”文创设计活动,累计收集作品331份,深入融合本土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青少年对本土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在亲身参与中感悟传统文化精神,实现自我成长。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一)加强传统文化资源整合与保护​

  全面梳理思明区历史资源,用足已有的传统资产资源,用好新兴文化资源,建立详细的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库,涵盖遗址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信息,为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遗址背后的故事,邀请历史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考证,形成系统的历史资料。组织编写思明区传统历史文化书籍、宣传手册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二)继续推动创新美育实践活动开发

  为持续推动创新美育实践活动开发,融合多元文化,运用创新技术、联动社会资源,如积极对接“开心麻花”“来疯剧场”等我区特有的文化团队资源,积极创作和开发符合少年儿童美育的艺术形式,助力创造思明区青少年儿童开朗健康的心理环境。将创新美育旅游纳入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制定详细的研学旅行计划和课程标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研学活动,如非遗沉浸式体验、诗词书画跨界创作、元宇宙美育课堂、AI艺术创作工坊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中接受传统文化及美育,坚持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巩固和提升思明区创新美育实践成果。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许华娟

  联 系 人:刘映辰

  联系电话:0592-5862709

  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

  2025年6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手机浏览

    视频解读
    文字解读
    访谈解读
    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

    重要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