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图片新闻
央视再度聚焦!筼筜湖“轻身美颜” 打造城市生态会客厅
  来源:思明快报 时间:2023-06-16 09:57

6月15日

央视《新闻直播间》

报道厦门

筼筜湖“轻身美颜”

 打造城市生态会客厅

一起来看看!

福建厦门的筼筜湖位于厦门岛西部,三面为市区,一面临海,是厦门市唯一的人工内湖,这条穿城而过的内湖让厦门有了“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美名。在这里,候鸟、公园、湖水融合在一起,吸引了不少游客。夏日到厦门筼筜湖会有哪些别样的景致呢?


美丽的筼筜湖畔,水域面积1.6平方公里。跟随实时的航拍镜头,大家可以感受到,灵动的筼筜湖仿佛是镶嵌在厦门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筼筜湖水面碧波万顷,最早是一个与大海连通的港湾,后续因为修建堤坝,筼筜湖就变成了内湖。


那么,如何让内湖的水活起来呢?筼筜湖和外海海水相交汇的闸口,在涨潮的时候,海水就会通过闸口涌进筼筜湖。而退潮的时候,筼筜湖的水可以排到大海当中,以此实现了水体的交换和循环。


其实筼筜湖不仅仅是一个可以观赏的湖,同时,它还承担着厦门防汛排洪的重任,所以在下雨泄洪的时候,大量的泥沙包括沉积物,它们就会汇集到湖中,由此一来,筼筜湖的水质就会变得越来越差。


为了解决筼筜湖的水质问题,厦门持续地开展清淤筑岸工程。在工程实施整个过程中,可以说处处都有绿色发展的影子。比如说在清淤的时候要把淤泥吸出来,最早的时候采用的是“绞吸工艺”,顾名思义就是用刀头先将淤泥绞碎,完了之后再吸起来。而现在使用的是更为环保的,叫 “船舶法”,它是把一个泵头深入到水底,下入到水底5、6米的位置。因为它的精准度更高,同时,它对水体的搅动更小,所以说,它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也更小。


就在前不久,厦门结束了15年来规模最大的清淤工程,整个清淤量达到了94万立方米。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把这些淤泥堆放在宽90米、长120米的足球场上,高度能达到87米。这么多的淤泥该如何来处理呢?



首先,它们被快速吸出来之后,会运送到一个浓缩站,在浓缩站里,淤泥经过分拣、震荡、浓缩,然后再经过船舶运送到脱水站,经过脱水处理之后,这些淤泥会被加工制作成为有机肥或者土壤改良剂,实现了变废为宝。而像这样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可以说,厦门一直在做,目前,厦门也正在积极推进筼筜湖雨污分流管网的铺设,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入湖水质的治理。


正是因为多种手段的治理,我们能看到现在筼筜湖更为美丽的风景。闸口上有一群可爱的白鹭,它们优雅的身姿也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驻足拍照。如果在这儿您还没看过瘾的话,没关系,因为沿湖还有一个观鸟长廊,在观鸟长廊大家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鸟。工作人员说,在筼筜湖周边目前已经监测到的鸟类总数就达到了95种。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亲近这里宜人的风光

充分亲水亲绿

在筼筜湖周边还建设了多个

“口袋公园”、“袖珍公园”

居民走出家门,15分钟就可以

到达一处城市公园

现在的筼筜湖碧波荡漾

生物多样性处处彰显

成为一个高颜值城市的“生态会客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重要
通知

  • i厦门微信

  • 闽政通APP

  • 思明快报微信

  • 厦门思明微博

  • 网上办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