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厦门市思明区中国共产党思明区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部门决算公开
时间:2018-08-30 17:49
   2017年度厦门市思明区中国共产党思明区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部门决算说明
  
    目   录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二、部门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三、部门主要工作总结
   第二部分  2017年部门决算说明
   一、2017年决算收支总体情况
   二、公共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三、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情况
   四、“三公”经费公共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五、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思明区财政局关于2017年度部门决算批复的通知》的,现将我单位2017年度部门决算说明如下 :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中国共产党思明区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对台工作方针、政策;组织、指导、管理、协调各基层党委、区直有关部门和有关人民团体开展对台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处理台资企业的纠纷和台商投诉工作;接待来信来访,帮助排忧解难,指导区台联会开展各项活动;联系台湾上层人士及其亲属,指导、管理并协调有关部门对台湾人士的联络接待工作;加强对台宣传、教育的有关工作,负责各基层单位涉台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基层开展乡镇交流、乡镇对接等工作;承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台办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决算单位基本情况
   从决算单位构成看,中国共产党思明区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部门包括1个机关行政科室及0个下属单位,其中:列入2017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单位详细情况见下表:
   单位名称 经费性质 人员编制数 在职人数
   厦门市思明区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 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机关 3 3
   三、部门主要工作总结
   2017年,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积极应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以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政策先行、情感包容、创新服务为着力点,全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围绕上述任务,重点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更多台湾青年来思明创业发展
   我区采用“政府补助+企业自主+社团辅导”模式,加大力度扶持台湾青年来我区创业就业,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台胞的认可。今年来共接待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岸企业家峰会副理事长盛华仁先生,原国台办副主任郑栅洁、省台办主任王玲等52批880人次的领导来宾参观调研我区台湾青年创业扶持工作,省、市台办系统将我区的经验做法向全省、全市推广。主要做法和成效体现在:
   1.贴心服务,政策兑现到位。设立台湾青年创业辅导中心作为接待服务窗口,为台湾青年创客提供了政策咨询、政策申请兑现和创业基地培育、创业沙龙等十项贴心服务,建立一套规范化的政策辅导和评审兑现流程,已累计落实六批共有69个台湾青年企业100人次领取扶持资金264.4万元,切实助力台湾青年创业发展。
   2.创新模式,聚集效应突显。一是探索建立“北大+思明+台湾”的两岸青年新型交流模式。成立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两岸青年创客空间(以下简称“北大创客空间”),相继举办2017“归去来”两岸(厦门)菁英创业夏令营和海峡两岸现代服务业青年创业特训班,共计邀请两岸140余名青年创客参加培训,通过导师授课、项目打磨、融资对接、企业参访等公益性质课程,启发和引导营员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极大提升台湾青年创就业的信心和能力。同时,依托北大创业训练营两岸青创空间召开建立台湾高校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交流座谈会,积极商讨建立台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推动两岸大学生实践。8月23日《厦门改革情况》刊发了《思明区打造“北创营”两岸青年创客空间探索服务台湾青年新途径》文章,得到市委陈秋雄副书记具体批示,即:“思明区的‘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两岸青年创客空间’,好在整合优质资源,搭建高端交流平台,继而帮助孵化创业项目,所以对台湾青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经创办便有成效,希望继续提升,打造富有特色的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二是组织参与大型台青创业交流活动频繁。第九届海峡论坛期间,组织辖区台湾创就业青年参加海峡金融论坛、海峡两岸创意设计研讨会、第二届两岸人才机构合作洽谈会等活动。举办“创新创意·台汁台昧”台湾青年创意市集等20场1500人次参加的创业交流活动。
   3.突出重点,培育树立典范。贴近台湾青年的需求,着力培育多类型、有特色的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基地,重点培育龙山文创园申报国家级海峡两岸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北大创客空间申报福建省台湾青年体验式交流中心。新增设立北大创客空间、沙坡尾(商圈)等5个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基地,为台湾青年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创就业平台和资源。目前7个基地入驻创业的台湾团队有156个、台湾青年达255人。
   (二)推动两岸交流,增进两岸同胞互信共赢
   1.两岸基层交流持续热络。邀请台北、金门村里长30余人来厦参加第九届海峡论坛·社区论坛,组织参观镇海社区、溪头下社区,了解社区建设情况和社区邻里互助促进会发展模式,前埔南社区与台南育平社区正式结对共建。同时,积极推动筼筜和鼓浪屿街道分别组团赴金门、台中、台北等地开展闽台村里对接合作,并拜访台湾民宿、经贸等社团,广泛开展考察和联络。安排专项资金30.1万元支持辖区民间社团广泛开展两岸基层民众交流活动,两岸民间信仰、宗亲交流达30批1万多人次。厦门城城隍庙顺利举办两岸古城民俗艺术汇演活动,全台首邑县城隍庙、金门浯岛城隍庙及村里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活动。江夏堂圆满举办两岸黄氏宗亲中秋联谊暨两岸青少年书法邀请赛活动,来自台南、台中200多黄氏宗亲和金门10余名书法少年参加活动,共同传承中华民族“忠孝传家”“承祖家训”文化。吴氏宗亲会在厦门大学圆满举办第三届“吴英文化”国际论坛活动,来自台湾高校、社团的学者、师生、知名人士及吴英后裔近20人应邀来厦参会,两岸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和研讨、传承吴英文化。
   2.两岸传统文化交流频繁。赴台湾彰化联合举办“2017迈向成功之路”第九届郑成功文化节,开展“迓成功”民间会香等活动,举办旅游产业项目推介,宣传推介思明区创就业良好环境。同时组织厦门延平郡王祠艺术团在彰化多个庙埕演出,为台湾民众带来高甲戏、答嘴鼓等精彩节目。圆满举办“中华情•中国梦”文艺展演活动,举行“文化寻根”美术书法作品展,展出台湾书画家美术、书法作品238幅。厦港龙珠殿、台湾基隆龙珠殿、基隆夫子庙联合举办海峡两岸第九届“送王船”文化节,海峡两岸和众多海外信众前来参加,为“闽台送王船习俗”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在两岸民间信众中影响力广泛。
   3.两岸青年交流互动密切。以北大创客空间为依托,成立思明台生、陆生联谊会,引导台陆生结对联谊,每周举办1场主题联谊活动,不断辐射更多台湾青年受众,反响热烈。邀请台中科技大学、实践大学和台南科技大学近30名大学生首度来厦,开展社区营造体验交流活动,感受闽南“茶桌仔”文化,参访台湾青年创业示范基地,了解我区台湾青年创就业情况和优惠政策,与我区青年互动交流,增进了解和情谊。中华街道圆满举办“成功启蒙礼”青少年国学传承活动,两岸社区营造工作坊积极参与,搭建台湾大学生社区实践平台,促进台湾青年一代深入了解大陆、适应大陆,学习成长。厦门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协会赴台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毕业设计作品联展,广泛与当地文化创意机构、台湾八所高校进行交流,走进台北、台中、台南和高雄等地的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创园区参观考察,积极搭建起两岸青年一代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三)强化服务联谊,促进同胞融合共建温馨家园
   1.完善“思明台胞驿站”服务功能。一是建平台,推介特色台味商家。通过线上广泛宣传、征集,挑选曾厝垵、沙坡尾、鹭江道、厦禾路等商圈的50个台味商家建立“台味地图”电子地图在微信上推送,并加载到区旅游局“自助游”app扩大应用,同时在线下开展“台味地图”人气王评选活动,拉动了人气,促进台味商家营业额的提升。二是重联谊,提升凝聚力。回顾思明台胞驿站两周年的历程和重要成果。成立思明台胞驿站官任古柏咖啡联谊点,举办“思明台胞驿站”二周年庆台胞联谊活动,定期举办联谊交友、优惠政策讲解、项目推介等活动,打造温暖的“台胞之家”。三是广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策划开展“海峡论坛”专题宣传报道,在厦门日报、厦门卫视《玲听两岸》等媒体宣传对台工作成效,编辑《成功在思明 爱拼才会赢——台湾青年的创业乐土》宣传画册,展示我区扶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成效,进一步吸引和扶持台湾青年来我区创就业提供宣传。通过“思明台胞驿站”微信公众号坚持每周一次宣传涉台工作信息和采访台胞、台企故事,共推送139条信息,阅读量达到57929人次,关注人数达4416人,进一步营造出“两岸一家亲”的良好社会氛围。
   2.强化台胞维权服务保障。一是发挥涉台调委会作用,维护台胞合法权益。以“两岸一家亲,调解促和谐”为工作理念,聘请6名台胞调解员参与调解,运用“法律+乡情”方式高效、灵活地开展涉台调解工作。一年来涉台调委会共服务台胞210余人次,成功调解11起纠纷,积极化解了台胞与大陆居民、台胞与台胞之间的矛盾纠纷。二是妥善处理台胞来访求助事件,共处理台胞救助7件,厦门会晤期间及时将病患台胞员工安全送回台湾。协调解决在厦创就业台胞子女就学问题,今年我区公民办中小学共接收台胞子女313名。三是认真做好涉台稳控工作。确定专人专岗做好厦门会晤期间群防群治和专项维稳工作,及时发放“依法捕捞合法作业·共护台湾海峡渔业生产安全”宣传折页和连环画,实地走访何厝等沿海社区进行渔船民宣传教育,引导其不越界捕捞,维护台海安全稳定。
   3.引导台胞参与志愿服务。依托城市义工协会成立思明区台胞志愿服务队,吸纳100多名台胞加入义工协会。组织参与“垃圾不落地”、“拯救小黄大作战”、爱心献血等10余场义工活动;举办“塑阳光心态·做快乐义工”主题心理沙龙等活动;引导台胞台属参与鼓浪屿街道“同心乐队”、大德记水上安全宣导队、城市义工协会鼓浪屿分会,携手为鼓浪屿成功申遗和“厦门会晤”顺利召开贡献力量。
   (四)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动,提升对台工作水平
   一是“坐下来”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学习活动。每周一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和涉台团队中集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读有关对台工作指示精神,为进一步深刻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时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谈心得体会,并结合各自岗位谋划新一年具体工作。二是“请进来”教。利用“思明区智慧讲堂”、区委中心组学习平台,拟邀请厦门大学台研院刘国深教授做专题讲座,向全区机关干部和基层街道、社区干部解读对台工作方针政策,用党中央对台新思路和新思维指导基层对台工作。以区两胞一属联谊会二届五次理事大会召开的契机,邀请厦门大学台研院教授作“对台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专题报告,深入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帮助辖区台胞、金胞、台属认清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局势,为做好基层对台工作提供政策理论支撑。三是“线上线下”互动学。依托“思明台胞驿站”公众号平台开辟“学思践悟十九大”专栏,转发国台办张志军主任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对台工作精神的讲话内容;开展党的十九大微信互动竞答活动,将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与知识答题结合起来,提高了辖区台胞参与学习的热情,广泛吸引3776人次参与。开展“学思践悟十九大”我的心得体会征文活动,进一步强化基层对台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筹备“践行十九大•共筑中国梦”——思明区台办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线下主题活动,召集辖区台青创客代表、青创基地服务人员、区涉台服务专员、涉台民间社团负责人开展主题活动,将专家解读、青创服务路演、知识竞答、团队拓训、联谊交友等巧妙结合,有效提升学习的实效,最大限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辖区朝宗宫、厦门江夏堂等民间社团组织也自发举办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为新时期推动深化两岸民间信仰交流与合作指明了方向。
  
   第二部分  2017年部门决算说明
   一、2017年决算收支总体情况
   2017年中国共产党思明区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部门年初结转和结余6.00万元,本年收入524.11万元,本年支出530.03万元,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0.00万元,结余分配0.00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07万元。
   (一)2017年收入524.11万元,比2016年决算数增加214.52万元,增长69.29%,具体情况如下:
   1.财政拨款收入524.11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0.00万元。
   2.事业收入0.00万元。
   3.经营收入0.00万元。
   4.上级补助收入0.00万元。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00万元。
   6.其他收入0.00万元。
   (二)2017年本年支出530.03万元,比2016年决算数增加171.54万元,增长47.85%,具体情况如下:
   1.基本支出111.10万元。其中,人员支出104.43万元,公用支出6.67万元。
   2.项目支出418.93万元。
   3.上缴上级支出0.00万元。
   4.经营支出0.00万元。
   5.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00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530.03万元,比2016年决算数增加184.31万元,增长53.31%,具体情况如下: 
   (一)行政运行100.4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15.42万元,增长18.13%。主要原因是政策性增资。
   (二)台湾事务158.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68.28万元,下降30.46%。主要原因是分类科目变化。
   (三)其他民政管理事务支出10.43万元,较2016年决算数持平。
   (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7.24万元。去年无此项目科目。
   (五) 其他就业补助支出所250.3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236.11万元,增长1662.75%。主要原因是思明区台湾青年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上年底才开始实施。
   (六) 行政单位医疗支出2.13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0.04万元,增长0.91%。主要原因是:医保缴费比例上升。
   (七)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1.24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0.12万元,增长10.71%。主要原因是:医保缴费比例上升。
   三、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情况
   2017年度政府性基金支出0.00万元,比2016年决算数持平。
   四、“三公”经费公共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1.2017年“三公”经费公共财政拨款预算6.35万元,支出决算1.08万元,完成预算的17.00%,较上年决算数减少9.65万元,下降89.93%。主要原因是厉行勤俭节约及台海形势发生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0%。2017年本单位组织出国团组0个,参加其他单位出境团组1个;全年因公出境累计1人次(费用由组团单位支付)。与2016年相比, 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下降100.00%,主要是:厉行勤俭节约及台海形势发生变化。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0%。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00万元,2017年公务用车购置0辆。公务用车运行费0.00万元,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0辆。与2016年相比,公务用车购置费和运行费分别持平和下降100.00%,主要是:公务用车改革。
   (三)公务接待费1.08万元,完成预算的17.00%。主要用于接洽台湾团队参加海峡论坛、投洽会和郑成功文化节,接洽台胞前来我区参观考察、洽谈投资、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接待活动,累计接待8批次、接待总人数79。与2016年相比,公务接待费支出下降73.50%,主要是: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
   五、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6.67万元,比2016年增加3.23万元,增长93.80%,主要原因是公用经费增加。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7年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有车辆0辆,其中:部级领导干部用车0辆;一般公务用车 0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 0辆;其他用车0辆。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四)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17年我部门对8个项目,涉及金额605.2万元,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从管理情况来看,我部门基本完成了本年度绩效管理目标。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由财政拨款形成的部门收入。按现行管理制度,部门预算中反映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
   (二)其他收入:指“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如从非同级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等取得的用于完成项目或专项任务的资金、库存现金溢余、利息收入等。
   (三)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公用支出。
   (四)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部门专项、发展经费和基建项目。
   (五) 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附件:2017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重要
通知

  • i厦门微信

  • 闽政通APP

  • 思明快报微信

  • 厦门思明微博

  • 网上办事微信